南財快評|楊志勇:提振消費專項行動,財政大有可爲

楊志勇(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今年政府工作任務的第一個方面就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促進消費和投資更好結合,加快補上內需特別是消費短板,使內需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

此次《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針對性解決制約消費的突出矛盾,必將爲消費的大力提振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方案》提出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消費品質提升行動、消費環境改善提升行動、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以及完善支持政策。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財政已經並將繼續在大力提振消費中發揮重要作用。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重點從加大對消費者的直接補貼力度、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加大對地方的獎補力度和加大財政與金融政策聯動力度四個方面,闡述了財政如何支持大力提振消費的部署安排。這爲我們更好地理解《方案》落實中財政的作用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財政如何支持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

《方案》第一條就是“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城鄉居民收入增加,才能爲大力提振消費提供最爲根本的支持。財政對就業優先政策的支持,有助於更多就業崗位的創造,從而居民可以獲得相應的工資性收入。這既包括財政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的支持,又包括財政對勞動力專項技能培訓的支持。這裡有新出臺的財政支持政策,還有包括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等既有的政策。財政政策對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的鞏固和促進,將反映在資本市場的繁榮上,從而可以爲居民帶來更多的財產性收入。

財政對鄉村全面振興的支持,包括深入實施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支持政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動等等,都將體現在農民增收上。地方化債的落實,則有助於解決拖欠賬款問題,從而促進部分工資拖欠問題的解決。

財政如何支持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

《方案》關於“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的部分包括: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強化教育支撐、提高醫療養老保障能力、保障重點羣體基本生活。

加大生育養育保障力度,可以更好地促進人口的高質量發展,有助於促進生育率的回升,從而有力地帶動育兒消費。財政在育兒補貼制度建立、生育保險擴面、兒科服務供給等方面都可以提供有力的支持。教育投入一直是財政支出最重要的領域。強化教育支撐,可以帶動更多的教育消費。無論是擴大學齡人口淨流入城鎮的教育資源供給,還是提高部分學生資助補助標準、擴大政策覆蓋面、延續實施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償還政策等等,都離不開財政的支持。

提高醫療養老保障能力,可以促進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從而爲消費提供有力的支撐。近日藍佛安部長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將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適當提高退休職工養老金水平,超過3億的老年人將受益;對城鄉居民,將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達到每人每年700元。

保障重點羣體基本生活,則可以對重點羣體的消費起到託底作用,這更是需要財政的支持。例如,財政加強對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支持,等等。

財政如何支持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

服務消費是大力提振消費的重點領域。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可以更好地滿足服務消費需求。財政通過支持全社會適老化改造,可以有力促進老年人消費,釋放銀髮消費市場潛力;通過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托育服務,可以更好地滿足養老托育服務的消費需求。

促進生活服務消費,需要加強服務供給能力建設,支持服務消費場景創新、業態融合、產業集聚。服務品質和服務能力的提升,要發揮市場的作用,還要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財政有針對性地提供支持,可以更好地促進相關服務供給能力的改善。

文體旅遊消費是生活品質改善的重要標誌,是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表現之一。擴大文體旅遊消費還有很大空間。財政對於文體旅遊服務的支持有很多文章可做,如對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優質運動項目和特色體育賽事供給的支持等等。推動冰雪消費,可以進一步提升文體旅遊服務。財政在冰雪旅遊、冰雪場地等基礎設施建設上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發展入境消費,可以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財政在培育面向國際的醫療、會展等市場、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城市免稅店建設、更多優質商戶成爲離境退稅商店等多個領域方面可以發揮積極作用。穩步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財政在相關稅費政策的優化等方面也可以發揮支持作用。

財政如何支持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

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財政在2024年政策的基礎上優化支持政策,可以更有力地促進大宗消費。2025年,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比2024年增加1500億元,擴大政策覆蓋範圍、優化補貼申報流程、健全回收利用體系,可以撬動更多的大宗消費。支持消費的商品品種更豐富,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可享受購新補貼。每人每類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比例爲減去生產、流通環節及移動運營商所有優惠後最終銷售價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過500元。爲了讓財政補貼效果能夠儘快體現,今年春節前,中央財政就已經預撥810億元的補貼資金,讓廣大消費者及時享受政策紅利。

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需要公共政策形成合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財稅政策,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允許專項債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有利於樓市的回穩,從而更好地促進住房消費。此外,延伸汽車消費鏈條,財政同樣可以發揮支持作用,如持續落實二手車銷售“反向開票”等。

財政如何支持消費品質提升行動

強化消費品牌引領,可以更好地提升消費品質。財政可以在支持中國服務品牌打造,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產品設計,支持開發原創知識產權(IP)品牌,支持首發經濟,支持推廣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等多方面發揮作用。

在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方面,圍繞深入實施數字消費提升行動,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智能穿戴、超高清視頻、腦機接口、機器人、增材製造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推廣上,財政可以通過研發支持的稅收政策等發揮作用,從而爲開闢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提供有力的支持。

此外,在支持消費環境改善提升行動中,財政可以支持完善城鄉消費設施等;財政在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上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與其他部門一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上。

總之,財政對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的支持,要更好發揮財稅政策以及其他公共政策和消費政策的協調配合作用,形成合力。財政對消費的支持還要注意通過有效投資來間接促進消費作用的作用。財政在提振消費專項行動中的作用是綜合的,要發揮財政政策引導帶動作用,綜合運用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等政策工具,更好發揮消費在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拉動經濟增長中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