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快評:美股大跌背後是美國經濟不確定性增加

肖宇(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在延續了近兩週的跌幅之後,3月10日,美國三大股指再度以大陰線收盤,道瓊斯工業指數報收41911.71點,當天重挫890.01點;標普500報收5614.56點,當天跌幅155.64點;納斯達克指數報收17468.32點,當天跌幅也高達727.90點。

新年開局不利背後,防禦性交易升溫或是此次美股大跌首要原因。自特朗普入主白宮以來,美國新一任政府在關稅問題上反覆橫跳,令市場觀望情緒濃厚。3月4日,特朗普在國會聯席會議上宣稱,美國將於4月2日開始對所有經濟體徵收“對等關稅”,這一明顯違背世貿組織規則的行爲勢必會引發反制。面對關稅威脅,歐盟就明確表示將立刻並堅決地予以迴應。面對在貿易戰上多線作戰的“城門之火”,資本市場的防禦性操作不難理解。從分時圖來看,美國三大股指賣單堆積,恐慌性殺跌特徵明顯。

分析美股殺跌的原因,技術性調整或許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自2023年7月美聯儲開始加息以來,美國三大股指一度走出了一個大牛市。截止本次調整前的最高點,標普500指數上漲了34.16%,納斯達克指數上漲了43.80%,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了12.94%。但賬面利潤終究需要轉換爲實際利潤,大量獲利盤的存在,推動了最近美股交易邏輯的轉變,空方力量開展佔據上風。

而獲利盤迴吐交易成爲市場主導力量背後,可能也和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變化抹不開關係。目前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4.25%-4.5%高位,但從最新的通脹和就業數據來看,美聯儲繼續降息可能性正在增加。修正的數據和變化的前景,打亂了年初市場對美聯儲今年只降息一次甚至是不降息的判斷。如果一旦開啓降息,那麼勢必會降低海外美元向美國本土流動的動力,美元指數也或將走低。在一個開放型市場中,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美國股市對全球資本的吸引力。而資本的嗅覺是敏銳的,此次美國三大股指的走勢,或許就是美聯儲即將再度開始降息的一個前瞻性信號。

這一分析邏輯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合理性,因爲在強美元預期引導下,投資美股的盈利還需要乘以匯率的差價,這會放大盈利,所以一旦美元預期走弱,那麼及時止盈毫無疑問是不確定增加下的最優交易策略。但問題是目前的信息正在指向一個判斷,那就是美聯儲的降息可能很快就在路上。給出這一判斷的理由也不可謂不充分,除了特朗普在公開場合明確要求美聯儲“立刻降息”之外,美國經濟的溫度也強化了降息預期。

根據3月5日美聯儲褐皮書,在對全國經濟活動的整體評估中,12個聯邦儲備區有6個沒有變化,4箇中度增長,2個略有收縮。在該份報告中,美聯儲承認“消費者的總體支出較低”,並且“對必需品的需求強勁,但對非必需品價格敏感度增加”,“製造業對迫在眉睫的貿易政策變化的潛在影響表示擔憂”。專業術語的背後,折射出了一個簡單的經濟判斷,那就是美聯儲認爲美國經濟在同時面臨需求萎縮和貿易戰的壓力。

所以歸根結底,美股大幅度回撤的背後,恐怕還是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樂觀預期不足所致。而對於美國經濟即將走弱的預期,也可以從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發言中一窺究竟。3月7日,在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 2025 年美國貨幣政策論壇上,鮑威爾明確指出,“最近對家庭和企業的調查表明,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

鮑威爾還強調:“美國通脹率已接近2%的長期目標”,這一表態迅速被市場解讀爲美聯儲即將再度開啓降息的最有力信號。如此一來,本次美股回調背後的原因似乎已完全明朗,那就是寬鬆很有可能再度成爲今年美國貨幣政策的主基調。因爲對於一個資本賬戶完全開放的市場來說,降息對美股來說顯然不是利好。

需要強調的是,同樣是在這場發言中,鮑威爾也史無前例地在貨幣政策展望中指出了貿易、移民、財政和監管對美聯儲決策的影響,指出美國經濟政策正在走向高度不確定。而這種不確定性,或許就是近期投資者用腳投票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