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盈利大增11倍 下半年將繼續降成本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董鵬8月21日早盤,市值超過2500億元的牧原股份漲幅一度接近9%。

前一日晚間,牧原股份正式披露半年報,並召開業績交流會。上半年,這家生豬養殖公司在營收增長34%的基礎上,歸母淨利潤、扣非後淨利潤重返100億元以上,且均實現了超過1100%的大幅增長。

以上可觀的盈利增幅,與牧原股份去年較低的利潤基數、今年成本下降所帶來的盈利月份增加等因素密切相關,符合此前市場各方預期。

相比於經營業績,牧原股份在產能調控措施上的規劃同樣值得重點關注。

在半年報交流會上,牧原股份表示,爲平衡市場供需關係,促進生豬價格平穩運行,國家實施對生豬產能的綜合調控,牧原將分別調減能繁母豬存欄規模、加強生豬出欄體重管理、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戶銷售育肥豬,以促進生豬價格平穩運行。

而作爲國內生豬出欄規模最大、成本最低的行業龍頭,牧原股份率先“反內卷”,不僅對豬價走勢影響明顯,也爲其自身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環境。

11倍盈利增長背後

上半年,牧原股份實現105.3億元的歸母淨利潤、1169.77%的利潤增幅,是建立在上年同期盈虧時間各半、利潤基數只有8.3億元基礎上的。

據其月度銷售數據和單位養殖成本統計可知,2024年上半年,牧原股份一季度生豬業務均處於虧損狀態,其中1~2月虧損幅度達到1.96元/kg,直至同年4月才實現盈虧平衡,真正盈利的月份只有5月、6月。

相比之下,今年牧原股份盈利月份明顯增加,前6個月生豬養殖業務均實現了1.7~2.3元/kg不等的單位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豬價並無明顯上漲,當期牧原股份的銷售價格也要明顯低於2024年5月、6月的高點。

但是,今年其成本端下降非常明顯。“年初至今,公司成本下降進展符合預期,從1月的13.1元/kg逐月下降至7月11.8元/kg,其中成本下降均來源於生產成績改善與單位期間費用下降。”牧原股份在半年報交流會上指出。

去年同期,該公司成本則保持在14元/kg以上,個別月份甚至達到15.8元/kg。

得益於此,牧原股份的利潤率大幅提升。半年報顯示,生豬產品成本增幅小於營收增幅,這幫助其毛利率增加10.59個百分點,至18.72%。

而除了上述降本紅利以外,牧原股份的業績增長還受到了營收增長、收入結構優化的顯著拉動。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商品豬銷量爲3238.8萬頭,對應銷售收入560.22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商品豬銷量、銷售收入則分別提升至3839.4萬頭和708.68億元。

其中,利潤率更高的仔豬銷量增幅尤爲可觀。財報顯示,上半年其仔豬銷量達到829.1萬頭,較2024年同期的309.3萬頭增長168%。以上整體出欄量、仔豬銷量的增長,進一步增厚了上市公司的利潤規模。

而上述部分盈利增長邏輯,今年下半年仍然有望得到延續。

根據半年報交流會公佈的信息,牧原股份今年制定的成本目標是全年平均12元/kg,年底計劃降至11元/kg,“今年上半年,公司內部成本離散度明顯收窄,但仍存在一定差異。當前部分優秀場線能夠將成本降至11元/kg以下,公司會整合內部資源,搭建培養體系,幫助落後場線快速扭轉業績,帶動後續整體成本的下降。”

這意味着,牧原股份下半年仍然有1元/kg左右的成本下降空間,若豬價能夠穩定在上半年的水平,利潤規模很可能會進一步增長。

實際上,對於未來行業發展,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去年便曾斷言,“中國的生豬養殖行業會經歷數量增長、質量提升和價值創造三個階段,而當前已經進入到了質量提升的階段。”

而從牧原不斷下降的養殖成本、仔豬放量所帶來的銷售結構優化來看,這家公司確實正在從“量”向“質”的方向逐步轉變。

“反內卷”三策

2021年6月,國內能繁母豬存欄量見頂回落。

但是,養殖產能的去化並非一帆風順,每當豬價出現階段性反彈時,便會重新引發供給端產能的恢復,以及二次育肥需求的重新進場,這使得行業整體產能的去化速度緩慢。

2024年3月,農業農村部發布《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2024年修訂)》,將全國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目標從4100萬頭調整爲3900萬頭。

而經過2024年產能的反彈,今年6月國內能繁母豬存欄量仍然多達4043萬頭,高於2024年3949萬頭的低點,接近產能調控合理區域上限。

上述背景下,今年農業農村部提出了新的產能調控目標,“全國需要再調減約100萬頭產能,能繁母豬總量保持在3950萬頭左右。”

而作爲全國出欄規模最大的龍頭企業,牧原股份的產能去化一馬當先。在半年報交流會上,該公司也給出了去產能規劃。

首先,調減能繁母豬存欄規模,有序淘汰低產低效母豬,預計年底將降到330萬頭。

比較歷史數據可以看出,近兩年牧原股份的生豬產能高點出現在2024年12月,彼時其能繁母豬存欄量一度達到351.2萬頭。

即便按照今年6月343.1萬頭的存欄量計算,未來半年內其產能將減少約3.82%,潛在去化力度大於全國產能減少2.3%的目標(根據6月能繁母豬存欄量、3950萬頭調控目標計算)。

“對於明年的能繁母豬數量規劃,在當下產能調控方案的指引下,公司短期內不考慮新增母豬。”牧原股份還指出。

其次,牧原股份還計劃加強其生豬出欄體重管理,“公司近期持續降低均重,預計本月底將降至120kg。”

另據涌益諮詢統計,7月行業生豬出欄均重爲128.59kg,從上市公司來看,不考慮仔豬、種豬銷售影響,測算7家上市豬企生豬出欄均重爲121.28公斤,環比下降1.18%。

牧原股份等養殖企業爲生豬減重,亦有望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內生豬的供給壓力。

最後,牧原股份此前已經宣佈,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戶銷售育肥豬,並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構建管控體系,從源頭進行把控,確保所有育肥豬都能流向屠宰廠。

從上半年經營情況來看,牧原股份也在提升其產能利用率。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牧原股份共計屠宰生豬1141.48萬頭,同比增長110.87%,產能利用率提升至78.72%。

“公司會積極發揮產能調控帶頭作用,促進生豬價格平穩運行,助力生豬產業穩定健康發展。”牧原股份表示。

對於這家生豬出欄量全國佔比達到1/10左右的公司而言,有望從中長期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