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稅爺”特朗普向世界“宣戰”!貿易戰背後藏3大殺招
“萬稅爺”特朗普又加徵關稅,各位,這不是一場普通的貿易摩擦,而是特朗普向全世界“宣戰”。
4月2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佈美國對所有國家加徵10%的最低基準關稅,就連企鵝都沒放過,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羣島都沒有人,只有企鵝居住,都被特朗普加徵了10%的關稅,4月5日正式生效。
特朗普還要對所有與美國逆差過大的60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徵更高的“對等關稅”,就連美國盟友都不例外,對歐盟加徵20%對等關稅,日本24%,韓國25%,英國10%,甚至連中國臺灣省都加徵32%的對等關稅。除此之外,還對柬埔寨加徵49%,老撾48%,越南46%,泰國36%,更狠的是中國,加徵34%,而特朗普上臺後,已經對中國累計加徵20%的關稅,現在累計稅率54%。同時,特朗普還簽署命令,取消對來自中國的800美元及以下產品的關稅豁免。
表面上看,這是貿易戰,實際上是特朗普的三重殺招。
第一招,用天價關稅鎖死中國,美國是世界第一消費市場,也是中國貨物的主要出口國之一,特朗普加徵關稅就是讓中國商品變貴,過去我們不是可以通過越南、泰國甚至墨西哥來繞過美國關稅嘛,現在不行了,因爲特朗普也對這些國家加徵的“對等關稅”,墨西哥情況特殊,但是中國商品通過墨西哥再進入美國,也會被加徵關稅。
第二招,逼迫各國到美國投資建廠。比如:美國對中國臺灣省也加徵了關稅,要知道,臺獨分子可是對美國言聽計從,可以說是非常忠誠了,但是美國依舊沒放過中國臺灣省,逼迫臺積電到美國投資建廠,雖然現在臺積電已經在美國投資了650億美元了,但是還不夠。特朗普表示,98%的芯片生意都跑到臺灣(省),希望這些產業回到美國。迫使臺積電對美國追加投資1000億美元,甚至還要把研發中心搬到美國。
美國還對所有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讓美國人不買進口汽車,外國車想進美國,就要去美國建廠。
第三招,通過關稅談判施壓各國,建立美國主導的貿易秩序。特朗普說了加徵的10%基準關稅,不可談判。但是加徵的更高的“對等關稅”可以談判,特朗普擁有修改權限,可以視情況增加或者降低關稅。
所以看到沒有,特朗普是把關稅當成一種手段,迫使其他國家和美國進行談判,比如前陣子,特朗普提出,有可能放寬即將對中國實施的高額關稅,換取中國支持出售tiktok。
“萬稅爺”特朗普的想法很美好,可這種做法不亞於向世界所有國家宣戰,與全世界所有國家爲敵。
儘管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建議各國不要對關稅進行報復,因爲關稅會升級。但是目前已經有好幾個國家宣佈反擊!
中國就不用說了,肯定會反擊的,咱們啥時候吃過啞巴虧。除此之外,歐盟,法國,加拿大也宣佈要反制,英國、巴西、澳大利亞、瑞士、意大利都做出了迴應,唯有日本希望通過談判解決。
但是我覺得,跟特朗普談沒意義,因爲他朝令夕改,今天談妥了,明天又加了,有啥用,還不如硬剛,現在是打仗的時候,投降主義要不得。
特朗普的這個做法意味着美國與全世界爲敵,反倒是會加速其他國家對美國產品的替代,美國出口前十的產品,基本上在其他國家都可以找到替代品,哦,血液好像不行,哪個國家會願意讓自己的人民賣血啊。
特朗普加徵關稅,最終成本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身上。增加關稅會讓美國面臨供應鏈重構帶來的巨大成本,成本擡高對通脹也會有立竿見影的影響。有專家預測:關稅會讓每個美國家庭每年支出增加5000多美元。
美國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預測顯示,“對等關稅”實施後,如果其他國家不採取報復措施,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價格(PCE)短期將上漲1.7%,2025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將下降0.6%。如果其他國家反制,美國PCE漲幅將擴大至2.1%,實際GDP增長率將下降1%。
而特朗普想利用關稅增加本國產品競爭力,恐怕也要落空,因爲關稅通常保護的是國內新興產業,而美國產業已經空心化,重點想保護的汽車產業還屬於企業產業。
實際上,美國目前面臨的問題是美國結構性問題,毒品氾濫,貧富差距過大, 醫療和國防支出過高,產業空心化,特朗普不解決國內問題,反而把矛頭指向外部,這個做法註定會失敗,而增加關稅也只會加速美國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