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的樓市:2000元一套的房子無人問津,30萬單價的房子當天售罄

在網絡上,我們可能已經習慣了「1000萬是中產起步」、「3000萬才能算豪宅」的網絡故事;

我們都知道這是鍵盤俠腦補的假象,但現實中的房價遠比這要魔幻得多——

甘肅玉門,曾經著名的石油城,有70㎡兩房,總價僅2000元,摺合單價28元/㎡:

是的你沒看錯,房子比你現在握着的手機還便宜。

作爲對比,韓國大白菜的零售價曾經達到62元/斤,比房子的價格貴一倍:

事實上,玉門市的房價可能真的創下了全國房價的新低記錄——

無論是黑龍江的鶴崗(約2200元/㎡),著名海景城市山東乳山(約1000元/㎡)還是河南省鶴壁市的老小區房子(約400-700元/㎡),這些過去大家認爲已經是房價最慘的地方,都比不過甘肅玉門市;

作爲傳統資源型城市,產業空心化促使人口加速流出,“房價鶴崗化”的城市正在快速增加,越來越多的三四線城市開始出現房價跌破1000元/㎡的情況。

作爲對比,上海這周30萬單價的風貌別墅豪宅當天售罄,對比之下就非常魔幻——

身邊恰好有一位來自甘肅玉門的朋友,他也向我證實了新聞的真實性——

“老家的房子2000元一套都沒人要,上海的房子3000萬一套閉着眼睛買;

房價相差超1萬倍,越貴的東西反而越要搶,這個世界是真的魔幻。”

01 “逃回上海”

以前說一二線城市房價壓力大,但曾經逃離北上廣的人們,不少選擇了回來——

有位網友曾發帖《逃離北上廣和返回北上廣(回籠漂)的話題》,選擇”已經成功逃離“和”“還是老家好,舒服自在”的投票佔比27%,高達73%的網友傾向選擇返回北上廣,無論是主動選擇,還是被迫無奈。

目前一線和新一線共19城,2023年常住人口僅“重慶”負增長,其他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18城全部逆勢正增長,四個一線城市合計新增超35萬人,上海和深圳最猛:

打開詞典,“背井離鄉”的近義詞是“浪跡天涯”“顛沛流離”,蘊含着迫不得已的悲涼感。如果在家鄉生活能100%滿意,誰會選擇遠赴他鄉;

之所以人們來一線等大城市打拼,首選源於這裡“工作機會多,收入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四個一線城市新增就業人數,在經歷了2022年下滑後,2023年全部實現同比正增長;

可見,新增常住人口,大部分是爲“就業”而回籠一線,尤其是上海。

除了經濟好、就業機會多之外,生存和發展空間,也是人們選擇大城市的重要因素——

以上海爲例,軌道交通運營裡數全國乃至全球第一,公共出行便捷度高,爲普通人日常通勤提供極大方便;

另外,上海擁有高校69所,其中985和211合計14所,上海文化藝術場館衆多,每天都有不同的展覽在展出,民衆素養在耳濡目染中不斷精進。

從近年來上海新增落戶和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變化,能看出外來常住人口對上海的重要性,緩解了戶籍人口負增長帶來的老齡化壓力——

隨着上海落戶政策的不斷放鬆,2021年以來上海每年新增落戶及家屬隨遷落戶的人數總和都在15萬上下,去年更是超過了20萬人,加上去年超過11.56萬的新增常住人口數;

客觀來說:

源源不斷的新上海人正在“佔領”上海,也爲上海樓市奠定了“人口”發展基礎,印證着房地產“長期看人口“的規律。

玉門28元/㎡的房子沒人要,上海29.8萬/㎡的房子售罄,這本身也說明:

不是便宜的東西就值得買,越稀缺的東西才價值永恆;

上海的房子,可能也是當下全國最值得買的房產。

PS:火箭哥團隊準備了一份超1萬字的買房避坑寶典,幫助大家在買房過程中避雷,感興趣的同學可找我免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