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題前瞻】“康養機器人”協同發展大會即將召開,華爲、智元機器人將合作

【今日導讀】

【主題詳情】

“康養機器人”協同發展大會即將召開,華爲、智元機器人將合作

以“以智能科技,重塑康養未來”爲主題的具身智能康養機器人協同發展啓動大會將於5月21日召開。同時,《科創板日報》瞭解到,華爲、智元機器人、中堅科技將合作康養人形機器人,各方將在算力、大模型平臺、數據採集、解決方案及應用場景展開合作。

在人口老齡化加速的時代背景下,具身智能康養機器人產業正成爲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實施的重要力量,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方正證券黃昊認爲,康養機器人產業正迎來技術融合與場景落地的爆發期。康養機器人的技術研發、應用推廣與生態共建,爲老年人等羣體提供更智能、高效、人性化的康養解決方案,開拓“AI+養老”新未來。

上市公司中,榮泰健康一直關注老年人市場,有做面向老年人相關技術和產品研發的儲備,並且今年已發佈DeepHealth智慧健康AI大模型及按摩機器人新品。新華錦在養老大健康業務領域耕耘多年,近日與具身智能科研團隊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合作將專注於有源外骨骼機器人的研發與生產,相關產品主要應用於戶外運動以及老年助行領域。

微軟計劃建立“Agent工廠”,機構稱2030年全球AI Agent市場將達471億美元

據媒體報道,根據微軟內部備忘錄顯示,該公司正在開發一種新的“租戶Copilot”(Tenant Copilot)服務,這項新服務旨在幫助租戶建立一個Copilot,後者能“像租戶本身一樣對話、思考、工作”,有望在下週的微軟開發者大會上宣佈。另外,微軟還計劃建立“Agent工廠”,幫助企業客戶開發與人類員工一起管理AI Agent的方法。

根據MarketsandMarkets預測,全球AI Agent市場將從2024年的51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471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44.8%。上海證券表示,海內外AI Agent商業化持續演進,市場空間廣闊。B端,微軟、谷歌、Salesforce、Zoom、百度、阿里、騰訊、字節等持續加碼,推動AI Agent商業化落地。C端,國內外Agent驚豔涌現。

公司方面,東土科技以自主研發的工業操作系統與開發平臺,爲智能體的“大腦”與“肢體”架起確定性橋樑。南興股份子公司唯一網絡曾與微軟、OpenAI合作小鷺AIGC智能助手,具有智能聊天、重置對話、提問助手、身份預設等功能。

上海中心城區首條低空觀光航線起飛,機構稱低空經濟市場應用逐步落地

據媒體報道,上海中心城區首條定製化低空觀光航線從環球港五樓戶外平臺起飛,途徑上海體育館—盧浦大橋—南浦大橋—陸家嘴—楊浦大橋(浦東一側)等上海標誌性景點後原途返回,全程飛行約15分鐘。

國元證券表示,當前低空經濟領域呈現政策深化、場景加速的特點。政策端,國家首次將低空經濟納入頂層設計,納入國家“十五五”規劃編制,深圳、合肥等多地以高額補貼及試點擴容推動產業化落地。同時,金融支持也不斷加碼,低空經濟專項債提供有力支持,多個低空產業投資基金成立,一級市場對低空產業企業的投資偏好也在逐步攀升。技術端,eVTOL適航認證提速,AI無人機在農業、物流、旅遊等場景實現突破性應用,低空基建網絡密集鋪開,支撐低空經濟規模化運營。市場端,消博會低空專區熱度高漲,多個eVTOL廠商交付產品或已有大額訂單,低空經濟市場應用逐步落地。

公司方面,拓斯達的數控機牀產品可以應用於飛行汽車領域,目前五軸聯動數控機牀產品已經供貨至飛行汽車相關供應商。祥源文旅與億航智能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低空旅遊領域全面合作,共同探索低空經濟與文旅消費場景相融合的產業模式,打造全國“低空+旅遊”新標杆。

服務器龍頭寶德計算被收購

中國領先的計算產品方案提供商寶德計算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將被上市公司慧博雲通收購。慧博雲通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獲得寶德計算的控制權。寶德計算以服務器和PC整機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提供相關的綜合解決方案爲主營業務。寶德計算在信創服務器領域處於領軍地位,公司位居中國ARM服務器市場No.1,信創整機市場領導者,中國AI服務器TOP3,中國服務器市場國內品牌TOP5。

5月以來,A股併購重組呈現多點開花的局面。民生證券表示,AI服務器需求持續兌現,AI服務器是電子產業重要終端之一,AI服務器高景氣有望帶動全半導體產業高景氣,全球AI算力“狂潮”有望推動硬件高景氣行情,建議關注國產AI服務器廠商以及國產AI芯片標的。

上市公司中,高新發展擬收購70%股權的華鯤振宇爲國內智算存一體化算力產業領軍企業,推出基於華爲“鯤鵬+昇騰”處理器的“天宮”自主品牌服務器,在鯤鵬和昇騰的整機生態中出貨量排名第一。天源迪科子公司金華威是超聚變的總經銷商之一,分銷超聚變的GPU算力服務器。在算力適配與技術服務方面,公司已完成昇騰AI多個大模型的國產化信創適配。

英偉達稱該細分領域將成爲下一代AI核心發展方向

近日,全球首個7x24小時全天候AI智能體FlowithNeo正式面世。從介紹看,FlowithNeo定位於7*24小時全天候,全自動,無限幹活。據其介紹,對於用戶來說,該AI智能體可以解決重複性的勞動,也能承擔更復雜和更長的工作任務,比如:只需要一句話,就能幫你自動每天完成任務;自動找工作崗位,自動改簡歷,投簡歷;一句話口令就能自動生成流暢3D檯球遊戲。它有望成爲人們日常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AI智能體是在智能體的基礎上融合了人工智能技術,能夠進行更復雜的決策和適應動態環境。在3月的GTC2025大會上,英偉達首次宣佈生成式AI時代即將終結,AI智能體將成爲下一代AI的核心發展方向。國泰海通證券認爲,AIAgent發展與落地仍在穩步發展,不斷佐證我們的判斷,2025年將會成爲AIAgent規模化商業落地的元年。上海證券表示,海內外AIAgent商業化持續演進,市場空間廣闊。微軟、谷歌、Salesforce、Zoom、百度、阿里、騰訊、字節等持續加碼,推動AIAgent商業化落地。

上市公司中,南興股份子公司唯一網絡聚焦智慧城市相關的政務客戶及數智化轉型迫切的企業類用戶,圍繞雲網技術能力優勢,爲細分領域客戶提供數智化解決方案。唯一網絡曾與微軟、OpenAI合作小鷺AIGC智能助手,具有智能聊天、重置對話、提問助手、身份預設等功能。金財互聯與H公司合作的“欣智悅財稅大模型”採用開放式架構設計,結合公司財稅產品和開放平臺,構建財稅AIAgent智能體,爲企業提供智能諮詢、風險檢測、智能開票、智能算稅、智能經營分析和財稅資訊推送等服務,助力企業實現“合規、減負、增利”。

這類經濟作爲“悅己消費”的典型,如今正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情感消費的需求不斷增長。寵物經濟作爲“悅己消費”的典型,消費需求已從基礎食品向高端化、服務化延伸。根據派讀寵物《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預計,到2027年,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大關,達到4042億元,2015年至2027年複合增長率爲12.6%。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寵物已從傳統的看家護院角色轉變爲家庭成員般的存在,寵物經濟應運而生並蓬勃發展。從寵物食品、用品到醫療、服務,圍繞寵物全生命週期的消費市場不斷擴容,成爲全球消費領域的重要增長點。近年來,中國寵物行業歷經啓蒙、成長、高速發展,如今正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自主品牌崛起,新零售模式興起,科學養寵觀念深入人心。華安證券指出,整體而言,中國寵物行業正朝着專業化、多樣化方向發展,市場潛力巨大,產業鏈條不斷完善,未來前景廣闊。

上市公司中,普萊柯表示,2024年是公司寵物板塊全面推向市場的第一年,寵物用疫苗、藥品和保健品火力全開,線上、線下渠道協同發力, 全年寵物類產品實現銷售收入超過4,600萬元,爲實現打造高端國產寵物健康管理產品領導者的戰略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仙樂健康表示,公司十分看好寵物營養賽道的市場空間和發展趨勢,並已成立全資子公司佈局寵物經濟。公司運用積累多年的製劑技術和增效技術,目前在寵物營養上已有初步的研發儲備。乖寶寵物經過十幾年國外市場的發展,通過生產寵物食品OEM/ODM產品,與沃爾瑪、品譜等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產品銷往北美、歐洲、日韓等多個海外地區。2021年公司通過收購美國著名寵物食品品牌“Waggin'Train”持續佈局國外市場。

該“未來科技”正加速駛入現實社會,多家相關企業獲得資本青睞

據媒體報道,外骨骼機器人作爲新型“登山外掛”走入大衆視野,多家相關企業獲得投資。近日,國內領先的外骨骼機器人技術平臺公司傲鯊智能宣佈連續完成兩輪融資,新資金將加速其“消費級外骨骼機器人”產品量產。另一家外骨骼機器人公司——優龍機器人也對外宣佈完成數千萬元級戰略融資。今年3月底,程天科技宣佈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外骨骼機器人,這項曾經只存在於電影科幻世界中的“未來科技”,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駛入現實社會。從最初服務於神經康復領域的專業醫療設備,到如今被廣泛探索於工業生產、戶外運動、軍事訓練乃至家庭養老的多重場景中,外骨骼機器人的技術進化與產業轉型,已成爲智能穿戴設備賽道中最值得關注的分支之一。光大證券研報表示,全球外骨骼機器人市場正進入高速增長期,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數據顯示,2024年市場規模達18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突破12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28%。疊加中國“十四五”規劃將外骨骼納入高端醫療裝備重點發展領域,多地醫保已將部分康復型外骨骼納入報銷範圍,光大證券認爲外骨骼機器人在醫療康復領域的商業化有望加速落地。

上市公司中,翔宇醫療重點打造的便攜式外骨骼助行機器人已進入小批量階段,預計年內取得醫療器械註冊證、上市銷售,將和VR技術一起融合到天軌、代步類機器人中,提高訓練的趣味性。探路者與其他方聯合研發的下肢外骨骼採用基於人因功效學的仿生結構設計,集成多模態傳感器系統和智能化運動控制算法最終實現人機交互智能識別,能夠自主識別用戶的行走、上下臺階、上山下坡等各種人體運動狀態,並根據不同的動作模式自動切換助力模式。該智能裝備正處於系統化研發階段,後續將視優化情況決定技術成果商業化落地的形式;相關產品預計今年年底上市銷售。精工科技研發團隊正在對單關節(髖關節)外骨骼助力機器人進行上下樓梯、行走、奔跑等不同場景調試測試,進一步測試算法、打磨產品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