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上半年淨利同比增11% 葉國富:將快速補齊自有IP短板|直擊業績會

《科創板日報》8月22日訊(記者 徐賜豪),名創優品交出了其半年“成績單”。

財報顯示,名創優品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3.93億元,同比增長21.1%,其中Q2營收49.7億元,同比增長23.1%。調整後淨利潤同比增長10.6%至6.92億,調整後營業利潤8.52億元,同比增長8.5%。

名創優品方面稱,公司業績復甦主要得益於同店銷售改善,其實現四個季度以來首次同店銷售正增長,結束了上季度中個位數下滑態勢。

財報發佈後,名創優品美股收盤收漲6.38%,報22.17美元。其港股大漲20.58%,報收47.1%。

更值得關注的是,名創優品正加速佈局自有IP戰略,其創始人葉國富在業績上明確表示要以“國際IP+自有IP”雙輪驅動發展。

聚焦大店

名創優品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於優品品牌及TOP TOY品牌,此外還有少量的其他收入。

今年上半年,名創優品品牌的收入爲86.49億元,同比增長18.1%。其中,中國內地業務在上半年取得了同比11.4%的增長,收入達51.15億元;海外業務收入35.34億元,同比增長29.4%。TOP TOY品牌期內取得收入7.42億元,同比增長73%。

業績復甦主要得益於同店銷售改善和大店戰略推進。最新數據來看,名創優品在今年第二季度取得四個季度以來的首次同店銷售正增長。其中,名創優品品牌的同店銷售增長同比持平,TOP TOY品牌的同店銷售增長同比優化至低個位數的增長率。

財報披露,進入第三季度,名創優品中國內地的同店銷售增長進一步加速,且截至目前,國內名創已實現同店銷售的正增長,預計全年將繼續保持。

談及同店增長的驅動因素,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在業績會上認爲得益於在持續的渠道升級、產品結構優化,產品上新和運營動作的改進。

葉國富透露,名創優品已將一些成熟的同店增長經驗進行系統化的梳理,於第二季度開始輸出到海外市場。在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下,幫助海外市場充分學習中國市場的同店銷售改善策略,也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據悉,海外名創優品的同店銷售額增長率從一季度的中高個位數下降,改善到了二季度的低個位數下降。其中,歐洲市場、北美市場的同店銷售額增長率都取得了中高個位數的增長。

門店數量方面,截至6月末,名創優品品牌於中國內地和海外市場的名創優品門店總數爲7612家,其中國內門店數4305家,海外門店數3307家。二季度分別淨增30家、94家。

葉國富業績會上表示,名創優品將不再像過去一樣依靠一種小店打天下,而是通過MINISO LAND系列、旗艦店系列、常規店系列和快閃店去滿足不同商業生態,做增量的生意。

據悉,上海南京東路MINISO LAND全球壹號店開業僅9個月,單店累計銷售額已強勢超過1億元。截至6月末,名創優品在全國佈局11家MINISO LAND,覆蓋上海、北京、廣州、成都等核心城市,平均月店效達數百萬。

淡馬錫領投TOP TOY,將加速IP佈局

自2020年啓動中國內地門店網絡建設以來,截至2025年6月30日,TOP TOY全球門店數量已達293家,其中283家位於中國內地,海外市場自2024年啓動擴張後逐步形成網絡。今年二季度,品牌實現87%的同比收入增長,名創優品在財報中將其歸因於“潮流玩具產品的強勁表現”及“更完善的門店網絡”。

財務數據印證了TOP TOY的爆發力:2025年上半年收入達7.421億元,同比增長73.0%。管理層在昨晚的業績會上進一步釋放樂觀信號,預計2025年門店數量將實現50%-60%的同比增長,而業績增速更將達到70%-80%。

值得一提的是,據財報披露,最近淡馬錫領投TOP TOY,投後估值達到約100億港元。

在昨晚的業績會上,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首次系統闡述“國際IP+自有IP”雙輪驅動戰略,直言:“泡泡瑪特的業績非常好,我們看了也非常開心。業績好說明兩點,第一消費者買單,第二資本市場買單,可見潮玩市場在中國剛剛崛起。”

他指出,名創優品在與國際IP(如三麗鷗、漫威)合作中已建立產品開發、營銷和渠道優勢,但“唯獨缺乏自有IP”,而這一短板正通過兩方面快速補齊。

一方面,名創優品自半年前啓動自有IP佈局,已簽約首批9位潮玩藝術家,其中“右右醬”系列於今年6月推出,標誌着原創IP從0到1的突破;另一方面,品牌通過資本手段加速IP矩陣擴容——上半年TOP TOY以510萬元認繳出資,以51%持股比例入主潮玩公司HiTOY海創文化,獲得“糯米兒Nommi”“Honey甜心”“黴黴MayMei”三大核心IP,覆蓋毛絨、塑膠、萌粒等多品類。

據葉國富在業績會上透露,基於HiTOY IP開發的“Nommi糯米兒一口甜心”系列上半年年銷售額已突破億元,成爲自有IP的標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