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環工背景環委人數佔近6成 環團批史上最專制名單
環境部升格後的第二屆環評委員名單出爐,引發環團強烈反彈,其中工程環工專家人數過半,環團憂恐擴權掌控所有開發案的通過。記者李柏澔/攝影
環境部第二屆環評委員名單日前出爐,引發環團強烈反彈,批評環境部長彭啓明讓醫療、公衛、氣候相關專業環委「被消失」,唯獨工程環工專家集權獨大,21名環委中的工程環委總計12人,佔比高達57%,是史上最專制的環委名單。要求退回本屆環委名單、全面翻修環評法。
環保團體今召開記者會表示,反國光石化年代(馬英九執政)環工環委3人、時任環保署長李應元時期環工環委5人,今日彭啓明部長時期增加到9人。14位民間環委,有9名爲環工的學術背景、1名海洋工程,環工環委佔比高達71%;如果加上官方代表中的工程背景者,21名環委中的工程環委總計12人,佔比高達57%。
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創會理事長葉光芃表示,彭啓明是歷年COP常客,如今的環委任命卻連官方代表的衛福部環委都闕如,呼籲這份爭議名單上的新遴選出來環委們不就任並自動請辭。
臺灣野蠻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王醒之點名,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榮譽講座教授簡連貴正是四接開發案初審「密室逃脫審查」的環評會議主席,這是臺灣環評史上永遠抹不掉的污點,對於簡的回鍋,憂心接下來的臺中五接也要重演這段「合法的暴力」,不難想像環評一言堂將會是接下來的常態。
臺灣生態學會理事楊國禎指出,外聘專家中,與自然生態系統有關的只有2位,已是歷來最少,其中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兼任教授李培芬,被參與生態保育實務的單位或人員認爲,根本不會發揮應有的職責與義務。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臺灣的環評委員會被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壟斷,以第19屆理監事名單爲例,這屆環評委員包括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江康鈺(理事長)、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教授侯嘉洪(秘書長)、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江鴻龍(理事)、東海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張瓊芬(監事),環境部應主動釐清該學會的贊助商與環境部正在審查中的案件有哪些,若要消極處理就是利益迴避,但是要積極處理消弭名衆的不信任,應該直接全部換掉這些環評委員。
監督施政聯盟執行長、臺中市爭好氣發起人許心欣指出,14位民間環評委員是彭啓明從3倍人數的名單中圈選出來的,最後的結構比例是反映出環境部長的思維。本屆縱使有7位新聘委員,但過半仍是環保署時代曾出任過環評委員的舊面孔,顯示環境部長的選擇依然是讓舊委員回鍋的新瓶裝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