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露營區汙水處理下最後通牒 業者擔心青年不再返鄉
苗栗縣泰安、南莊露營場數量多。聯合報資料照
苗栗縣政府環保局針對露營區場的污水處理問題,今天辦理第5場次說明會,逐一向到場業者說明各項作業流程及相關設施建置,因全案早在一年前就已開始宣導、輔導,環境部將3月1日起將對未依規定的露營場稽查開罰,這場說明會如同向業者下了「最後通牒」。
此外,露營區污水處理問題去年開始宣導後,就有業者嗅到商機,開始向露營區兜售預鑄式化糞池,有的一座就要價二、三十萬元,引起縣議員關切;環保局在說明會中強調化糞池大小要視露營區服務人數和需求,如果帳棚、服務人數都少,就沒有必要花冤枉錢買大型化糞池,重點在於化糞池排出的水要符合放流水標準,或由水肥車抽取運離。
環保局表示,依法規露營場禁止排出的污水包括廁所糞便、餐飲廚餘油污、洗浴的污水共3大類,業者要設置處理設施並非想像中那麼困難,可用化糞池模式,屆時由水肥車抽運處理。
環保局表示,3月起將先針對大型露營場及遭檢舉的業者進行稽查,現勘後如果確實有違規排放廢水事實及樣態,情況嚴重者將予以開罰,同時間也會針對其他業者持續辦理輔導改善。
環保局最近在露營區較多的泰安、南莊連辦4場說明會,今天最後一場在環保局辦理;到場的業者,有的是場主的子女,代表長輩來了解情況,自身卻是上班族,未參與經營,也有來自苑裡地區的大型觀光業員工,代表公司來了解情況,因舊有露營區太小,業者想進一步依法申設大型露營場區。
泰安鄉原住民區一家小型露營場的業者說,當地露營場幾乎全是「無痕露營」,不提供固定式帳棚,由露營客自備可拆卸帶走的營帳;這些年露營場 吸引不少原鄉青年返鄉開設,帶給家鄉希望,但近幾年因疫情解封,往國外旅遊的人更多,露營場一週最多隻能在假日經營,費用僅收1000到1200元。
業者表示,他的營區可供遊客架設8帳,設帳棚營地有不同規格,服務總人數約20人,目前來露營的人數與往年相比降至六、七成,每月營收僅四、五萬元,但相關法條條條框框太多,他的營區設有化糞池,定期要找水肥車,另外簡易污水處理設備也正施設中。
他指出,受到景氣和法規框架的影響,近來已讓不少返鄉青年想打「退堂鼓」,經營露營場收益還不如務農,何必大費周章設營區,他擔心青年返鄉的風潮將受到嚴重衝擊。
苗栗縣政府環保局針對露營區場的污水處理問題,今天辦理第5場次,也是最後一場次的說明會。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一家「無痕露營」露營場,營帳必須由遊客自備並自行搭架、拆離。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政府環保局針對露營區場的污水處理問題,今天辦理第5場次,也是最後一場次的說明會。記者胡蓬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