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學前教育來了!爲家庭教育成本做減法
財經早察主播 董靜怡
好消息,孩子讀幼兒園大班,可以免學費了!
最近,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的意見》,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公辦幼兒園學前一年的保育教育費將全面免除,預計每年將惠及超過1000萬名兒童,民辦幼兒園也參照執行!
一組數據告訴你,免費教育有多重要!根據統計,城鎮家庭養育一個孩子到18歲,平均的總成本大約是68萬元,其中3-5歲的幼兒養育成本就佔了2成,這對年輕家庭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也讓一些年輕夫妻在生孩子這件事上猶豫不決。但現在,新政直接切中這一痛點,把錢“花在刀刃上”,孩子上大班,再也不用爲近萬元的保教費發愁了。
以河北省秦皇島市爲例,政策實行後,當地就讀公辦園和民辦園的兒童每月可少交400元的保育教育費,一年就是4000元左右,相當於給家庭直接“發紅包”。同時,財政兜底機制啓動,園方少收的錢,政府按每個孩子的標準補上,既不用擔心教育質量打折扣,也讓整個行業吃下了定心丸。
大家都很關心,具體怎麼補?
這次中央和地方採用了“分級補助”模式。比如第一檔,西部地區,內蒙古、貴州等,中央承擔80%;而經濟較強的北京、上海,中央只補50%。這樣一來,既減輕了地方負擔,也保證了政策全國落地的公平性。
不過,政策目前僅覆蓋學前一年,其他的例如伙食費、住宿費、雜費等等,還不在這次政策調整範圍內,顯然是考慮到財政可持續性,未來或許會逐步向中班、小班延伸。有調查統計顯示,實行免費學前教育的103個國家和地區中,免費一年的有35個,佔比最大,約三分之一,算是很常見的操作了。
那麼,省下的錢會去哪兒?這對家庭來說可不是小數目。以一線城市爲例,原本每年萬元的保教費大幅減少,家長可能會把這筆錢轉向其他消費,比如給孩子報興趣班、家庭旅遊,甚至升級家電。有專家測算,這種“消費替代效應”可能帶來千億級的消費增量!也可以成爲孩子成長的一筆啓動基金。
而從長期看,降低育兒成本還能提振生育意願,當“養不起”的焦慮緩解,生育意願自然回升。我們看到,在一些城市,比如湖北天門等,高額補貼已經開始生效,出生率回升了!這也是應對老齡化挑戰的關鍵一招啊!
免費學前教育新政,看似只是“免了一年保教費”,實則牽動千家萬戶的經濟賬。幾天前,我們剛剛給大家講解了全國性的育兒補貼制度,3歲以下寶寶每年可以獲得補貼3600元。這都是政府重視“投資於人”,加強公共服務的重要體現,一系列配套措施正在路上。
所以寶爸寶媽們,每月省下的保教費,你會怎麼花呢?
出品:財經早察工作室
總統籌:陳晨星
執行統籌: 祝乃娟
監製:洪曉文 曾婷芳
主播:董靜怡
剪輯:實習生 蘇磊
設計: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