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三星名廚師徒聯手餐會菜色曝光 重現粵菜版「佛跳牆」
▲米其林三星名廚師徒聯手,重現粵菜版佛跳牆的「包羅萬有」。(圖/記者黃士原攝)
記者黃士原/臺北報導
高雄米其林一星粵菜餐廳「雋GEN」,今年夏天邀請粵菜名廚葉志光擔任客座主廚,昨天開始舉辦僅有3場期間限定餐會,重現傳統經典菜色,像是可同時品嚐花膠、刺蔘、鮑魚、花菇等高級食材的「包羅萬有」,或是融合港式炒功與細火收芡手藝的「蟹粉大明蝦」等。
這次由雋GEN廚藝總監陳泰榮(米其林三星餐廳頣宮前主廚)與他的師傅葉志光的雙人聯手餐會,從構思到落實皆親力親爲,選用乳鴿、螃蟹、石斑、瑤柱等上等食材,以古法工序呈現粵菜的細膩與深厚底蘊。
▲家鄉蓮藕餅。(圖/記者黃士原攝)
▲官燕琵琶豆腐。(圖/記者黃士原攝)
▲京醬爆鰻球。(圖/記者黃士原攝)
開胃三品以「家鄉蓮藕餅」揭開序幕,將九孔蓮藕去皮剁碎與切丁,搭配梅花豬絞肉爲底,鹹魚提鮮、香菇添香,半煎半炸至外酥內嫩;「官燕琵琶豆腐」取形自古樂器琵琶,爲粵菜宴席中的經典手工菜式,以手工篩網製成的傳統板豆腐爲基底,拌入瑤柱、蝦漿、香菇、冬菇與香菜梗,調味後打漿塑形;「京醬爆鰻球」選用肥美鰻魚切花成球,炸至金黃,鎖住魚肉的油潤鮮香。
▲煙燻霸皇鴿。(圖/記者黃士原攝)
乳鴿過去因取之不易,一向是高級食材,這次雙廚餐會特選屏東乳鴿,全新演繹「煙燻霸皇鴿」,除了使用豉油汁,還特別找來「玫瑰露」一同醃製,陳泰榮說,「只有用玫瑰露才能去除乳鴿腥味」。之後再採用普洱茶與砂糖低溫慢薰至上色,煙霧輕繞,茶香與甜煙交織,增添豐富而細膩的層次韻味。
▲蟹粉大明蝦。(圖/記者黃士原攝)
「蟹粉大明蝦」融合港式炒功與細火收芡手藝,選用頂級五頭大蝦,手工剖背去腸,快速過油,保留蝦肉的嫩滑彈性。精華則在醬汁,打入蛋白,以太白粉水輕勾薄芡,以新鮮沙母與現蒸蟹膏爆香起鍋,注入雞高湯煨。最後大蝦入鍋與醬汁大火翻炒收味。
陳泰榮說「包羅萬有」,就是粵菜裡的「佛跳牆」,以前只有有錢人吃得起,以濃縮手法凝聚衆多頂級乾貨與鮮材的精華。花膠筒需歷經一日以上清水反覆浸泡與換水,再以姜蔥水輕煮去腥;白蘿蔔挖空填入瑤柱後,文火細燉,蘿蔔逐漸吸納海味與膠質;滷豬腳的醃製與燉煮更顯火候功力,需全程控溫,才能讓膠質完全釋出。收尾時加入刺蔘,再以鮑魚高湯勾芡提味,濃而不膩。
▲古法蒸龍躉石斑。(圖/記者黃士原攝)
「古法蒸龍躉石斑」先將石斑魚切塊,輕輕以豬油醃製,隨後,主廚以柔軟的豬油網輕包裹着食材,底下墊着五花肉片一同蒸制。蒸完後淋上秘製醬油汁,佐以金針、紅棗、木耳、蔥絲。
▲杞子豬肝浸時蔬。(圖/記者黃士原攝)
「杞子豬肝浸時蔬」靈感源自粵菜傳統豬肝湯,兩位主廚轉化爲清爽時蔬搭配細嫩豬肝。新鮮豬肝去膜去筋,厚切後以清水多次浸泡,徹底去除血水、雜質與腥味,簡單輕燙以鎖住鮮嫩彈性,搭配當季新鮮莧菜。
這場限定餐會僅是序曲,葉志光將會在「雋GEN」擔任客座主廚一段時間,8月起與陳泰榮聯手陸續推出3套全新菜單,分別是「雋溯」、「雋承」、「雋境」,分別是回望主廚童年時代的粵菜經驗、投身職人道路後的歷練軌跡,以及登峰後再出發的旅程。
▲琥珀割烹新菜「鮎揚」。(圖/琥珀割烹提供)
另外,隱身信義區靜巷中的「琥珀割烹」,此次夏季新作,小田料理長延續職人精神,推出「一炸一冷」兩道菜色,分別是「鮎揚」與「玉米慕斯」。前者選用宜蘭福山部落溪流的半天然養殖香魚,長度約10公分,活養於琥珀店內,當日新鮮處理,沾片慄粉後以高溫油炸,魚骨柔酥、魚皮脆口,搭配以小黃瓜與土佐醋調製的綠醋,酸香爽口。
▲琥珀割烹新菜「玉米慕斯」。(圖/琥珀割烹提供)
「玉米慕斯」則選用熊本縣極稀少的玉米品種「Dolce Dream」,糖度高達20度,產期僅兩週,僅以原味製成慕斯,口感細緻、甜味自然,上覆北海道赤海膽,撒上青柚皮提香,並點綴脆甜半熟玉米粒增加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