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復發新福音 雙特異性抗體獲健保三線給付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s, 簡稱DLBCL)爲國人最常罹患的淋巴瘤,雖有機會治癒,但因其惡性度高與侵襲速度快,一旦復發治療挑戰將更加嚴峻,患者可能僅剩半年壽命,治療刻不容緩。爲增加復發治療選擇可近性與即時性,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自民國114年8月1日起,正式宣佈新突破性免疫治療『雙特異性抗體』於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第三線之給付。

就此,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黃泰中秘書長表示,給付條件包括:『複發性或難治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先前曾接受至少兩線全身治療』、『具CD20抗原陽性』以及『前線救援治療需符合a.治療兩個療程以上覆發或發生疾病惡化;或b.經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失敗者』等,符合之病友可於第三線由醫師協助申請使用,最長可申請12個療程,推估第五年時每年將有約兩百名病友可受惠。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葉士芃理事長分析,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是非何傑金氏淋巴瘤最常見的類型,在臺灣約佔五成以上,雖較好發於五十歲以上族羣,但任何年紀都可能罹病;因惡性度高、侵襲快速,且可能侵犯全身器官,因此治療應越快越好,避免等待空窗期。

葉士芃理事長說,8月起雙特異性抗體獲健保給付的好消息,更進一步補足了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於復發治療的可近性與用藥即時性,可望給予病友更全面性的支持;也接軌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有助國內醫療照護更能與國際先進治療趨勢保持一致,併爲我國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提供多元治療選擇。

同時,葉士芃理事長也強調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是有可能治癒的癌症,面對治療策略越來越多元與多樣,治療成績也持續進步,鼓勵病友即使復發也不要放棄希望,主動跟主治醫師討論治療選擇,積極配合醫囑,都有機會長期穩定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