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邦靠美防衛 成關稅談判軟肋

日韓等亞洲盟國在安保方面靠美國,卻成爲對美關稅談判的軟肋。(路透)

美國財長貝森特日前點名,日本、韓國、英國、澳洲及印度等5國爲關稅談判的優先對象,還稱「先談的國家會有利」。但事實上是,日韓等亞洲盟國在安保方面靠美國,卻成爲對美談判的軟肋。在16日的美日關稅磋商上,美方就試圖將安保問題與經貿談判捆綁,預料韓國下週亦會面臨類似壓力。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16日下午造訪華府,出席美日首輪部長級關稅談判,美國總統川普當天上午則突然表示要加入會談,會談地點臨時改爲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貝森特、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一同出席,而日方事前未被告知盧特尼克也會參加。赤澤因此直接與川普及其內閣成員面對面交涉,形成了4對1局面,節奏完全被美方掌握。

在未事先協調的情況下推進談判,並掌握主導權,正是川普的行事風格。果不其然,川普在與赤澤的會談上,就要求日本提高對駐日美軍經費負擔,欲拿關稅議題作爲籌碼,換取日方在安保領域讓步。日本原本希望爭取美方豁免加徵關稅,結果卻退居爲次要議題。

隨着川普親自出馬施壓,日本想將關稅談判與防衛議題切割,已面臨難題。川普一直認爲,過去盟邦依仗美軍保護,得以集中資源發展經濟,造就了今日各國的繁榮。但川普指這是搭順風車(free rider),佔美方便宜,美國積累的鉅額貿易赤字便是明證,他因此施壓盟邦提高軍費,同時要加徵關稅。

韓國即將於下週與美方展開關稅談判,如今壓力陡增。韓媒指出,美國因與中國互徵超過100%的對等關稅,在關稅戰中陷入被動,因此欲加快推進與日本談判,以儘快交出成果。美方顯然認爲,相較於其他國家只考慮經濟得失,盟邦需要美國的「安全保護傘」,會更容易做出讓步。

川普日前也預告,將與韓國進行「一站式購物」(one-stop shopping)的談判,涵蓋軍費分擔的問題。韓國有人擔心,如果被美方節奏帶着走,韓方會做出超出必要的讓步。《東亞日報》指出,韓國不能拿出全部籌碼,一心期待美國「善待」,而是首先要調整呼吸,從造船合作、擴大購買美國能源等美方迫切希望、韓方也需要的東西入手,慢慢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