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再起 誰先讓步?陸有底氣 反用川普3大談判手段

美中貿易緊張再起,雙方正爲即將舉行的川習會互相試探底線。(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中貿易緊張再起,雙方正爲即將舉行的川習會互相試探底線。儘管外界難以判斷誰握有更多籌碼,多位專家認爲,北京正以稀土爲槓桿、川普則以關稅施壓,兩強之間的談判如走鋼索般微妙——問題是,誰會先讓步?

美中關稅戰再度升溫。美國總統川普釋出與北京重啓談判的意願,副總統範斯表示結果將取決於中方反應;陸外交部則警告若美方「繼續走錯誤道路」,將採取反制。財長班森特強調,川習會仍有望如期舉行,但若北京不讓步,美方將號召盟友施壓,並不排除採取強硬報復措施。

綜合彭博社與其他外媒報導,嘉實匯文經濟研究公司(Gavekal Dragonomics)中國研究副主任貝多爾(Christopher Beddor)表示,雖然難以精確判斷哪一方擁有更多籌碼,但可以明確的是,中國大陸的出口部門足以承受約50%的美國關稅。

他補充說:「北京確實在意關稅若超過100%的情況,但只要那種情境未出現,關稅仍不是首要問題。中方的稀土措施旨在迫使美國在科技出口管制上作出讓步,但雙方都沒有興趣讓談判徹底破局。」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馬漢順(Josef Gregory Mahoney)指出,最終北京相信自己仍握有主導權,「北京有信心比美國更能承受這場貿易戰帶來的衝擊。」他補充說:「川普需要在假期購物季之前,甚至可能在最高法院就其關稅合法性作出不利裁決之前,先達成協議。」

野村證券(Nomura)首席中國大陸經濟學家陸挺(Ting Lu)表示:「北京或許也在吸收川普(Donald Trump)特有的談判策略,」其中包括「開出極端的初始條件、利用籌碼與對手弱點,以及提出可信的『退出威脅』。」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Wu Xinbo)指出,若川普與習近平要舉行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會晤,美方必須撤回部分在兩人上月通話後採取的行動。

近幾周,美國推進對中方船舶徵收港口費的時程,並取消拜登時期允許部分全球最大晶片商在中國大陸繼續營運的豁免。

吳心伯表示:「如果你真的想舉行峰會,那就必須調整你的規章與政策;如果不想——也沒關係,我們不會去乞求開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