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擬撤銷溫室氣體“危害認定”
參考消息網7月31日報道 據路透社7月29日報道,特朗普政府29日說,它將撤銷長期以來關於溫室氣體排放危害人類健康的認定。這一舉措將徹底瓦解美國所有溫室氣體監管法規的法律基礎。
若這一舉措最終敲定,現行對汽車尾氣、發電廠、煙囪及其他污染源的溫室氣體污染限制將不復存在,同時也會阻礙美國未來抗擊全球變暖的努力。
美國環境保護署署長李·澤爾丁在印第安納州一家汽車經銷店舉行的活動上宣佈了該機構撤銷相關“危害認定”的計劃。美國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陪同出席。澤爾丁稱,這是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放鬆監管行動。
他說,這項提案——尚需經歷一個公衆意見徵詢期——將通過廢除包括汽車尾氣標準在內的所有溫室氣體標準,從而每年削減540億美元的成本。
在拜登政府期間,美國環保署曾說,到2032年底,尾氣排放相關法規將減少超過70億噸的碳排放,因爲這些法規促使汽車製造商生產更多電動汽車,併爲社會帶來近1000億美元的年度淨收益。
環保組織對這一舉措予以強烈譴責,稱其意味着美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走到了盡頭——即便全球變暖的影響變得愈發嚴重。
“地球正義”組織負責人阿比蓋爾·迪倫說:“從今天的公告來看,環保署毫不含糊地告訴我們,美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已經結束。那些爲氣候變暖提供最大助力的行業收到的信息是‘製造更多污染吧’。所有正遭受氣候災難之苦的人們收到的信息則是‘自求多福’。”
多個環保組織、一些州和律師表示,預計這一舉措將引發法律大戰。
“危害認定”的源起可追溯至2009年。當時在奧巴馬政府期間,環保署發佈認定稱,新機動車的排放物會加劇污染,並危害公衆健康與福祉。
環保署進行這一認定之前,2007年美國最高法院對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馬薩諸塞州訴環境保護署”一案作出了裁決。該裁決指出,根據《清潔空氣法》,美國環保署有權監管溫室氣體排放。該裁決還要求環保署就這些排放是否危害公衆健康作出科學認定。
“危害認定”在多次法律挑戰中均得到維持,併爲後續的溫室氣體監管法規提供了依據,這些法規涵蓋汽車尾氣標準、飛機二氧化碳排放標準以及油氣開採甲烷排放標準等多個方面。
美國政府這項提案對涉及氣候變化的全球科學共識提出了質疑。該共識認爲,全球變暖及其影響的發生速度超出了預期,政策制定者需要加緊行動以遏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提案還與國際法院上週發佈的諮詢意見相牴觸。
國際法院稱,各國政府若未能減少排放,可能構成國際不法行爲,2015年有關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等條約應被視爲具有法律約束力。
特朗普政府已解僱了美國《國家氣候評估報告》的所有作者。該報告詳細闡述了氣候變化在全美造成的影響。
29日,業界反應有限。部分行業協會發表了看法,一些公司則保持沉默。
美國貨車運輸協會對這一公告表示歡迎。其會長克里斯·斯皮爾稱,拜登時期的車輛排放標準“將貨車運輸業推向了經濟毀滅之路,並嚴重傷害了我們的供應鏈”。
美國商會下屬的全球能源研究所所長馬蒂·德賓說,他的機構對政府關注能源的可負擔性表示歡迎。但他說,他的機構仍在斟酌這項提案。
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主席利亞妮·倫道夫說,環保署的有關舉措是“在污染者的夢幻大陸和經過驗證的科學之間選擇了前者。同時,在現實世界裡,地球將繼續遭受不受控制的碳污染帶來的後果”。(編譯/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