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用氣體未列入溫室氣體盤查指引 麻醉醫學會予肯定
醫療用氣體未列入溫室氣體盤查指引 麻醉醫學會予肯定(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醫院近年陸續推動減碳、永續醫療,環境部日前公佈醫院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指引,其中受爭議的「麻醉氣體」未被列入。對此,臺灣麻醉醫學會給予肯定,強調麻醉氣體全球暖化潛勢值(GWP)雖高,但實際影響幾乎可被忽略。
環境部14日發佈服務業、運輸業、醫院及大專校院等4類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指引。醫院指引中,明列醫院常見溫室氣體排放源,包括空調系統、冷藏設備、照明設備、實驗室氣體鋼瓶、發電機、公務汽機車或接駁巴士等。
臺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程廣義。(高醫大附設醫院麻醉部提供)
常見排放源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種類,則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笑氣(N2O)、碳氟化合物(PFCs)、氫氟碳化物(HFCs)等。
由於吸入性麻醉(麻醉氣體)GWP值高,部分醫院過去逐步限用或改用靜脈注射。但指引中指出,部分醫療用氣體,如麻醉氣體七氟烷Sevoflurane、異氟烷Isoflurane、地氟烷 Desflurane,雖具有高全球暖化潛勢(GWP),但不屬於管理辦法第3條所列的溫室氣體,因此目前不須納入環境部盤查登錄作業。
臺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程廣義表示肯定,「環境部說法是對的,且理解病人安全與環保要共存」,麻醉氣體的GWP雖高,但實際排放濃度低,進入大氣中幾乎可以被忽略,實質影響並不大;麻醉臨牀處置應以病人需求爲優先,給予適合的麻醉方式。
醫院常見溫室氣體之一的笑氣(N2O),爲短效的吸入性全身麻醉劑。程廣義強調,笑氣在臨牀麻醉上已幾乎不會使用,因此與麻醉沒有相關,笑氣主要是化肥、農業用、氮肥經化學作用而產生。
環境部指引也指出,笑氣(N2O)主要排放源爲瓦斯爐、熱水鍋爐、發電機、除草機、公務汽機車或接駁巴士、麻醉開刀使用特殊氣體鋼瓶、空調設備、照明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