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遭陸緊縮稀土出口鎖喉 盟友見縫插針
澳洲西部盛產鋰礦,但大都送往中國加工。(圖:shutterstock/達志)
就在中美爲稀土爭端僵持不下之際,澳洲看見了機會。坎培拉或許已發現稀土金屬市場有利可圖的缺口,從製造電動車、人工智慧(AI)產品所需的半導體,到現代軍事裝備,這些金屬都不可或缺。
半島電視臺(AlJazeera)新聞網17日報導,中國上週收緊了稀土金屬的出口管制。如今它限制了元素週期表上17種稀土金屬中的12種出口。全球70%的稀土在中國開採,而90%的加工也在當地進行。美國是衆多迫切需要這些原料的國家之一,分析師指出,中方正利用這些原料的取得權作爲與美國貿易談判的籌碼。而新限制的宣佈,正值本月稍晚美國總統川普預定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前幾星期。
然而,坎培拉週四似乎要填補這個空白,當時澳洲財政部長查默斯(Jim Chalmers)在華府強調:「澳洲很適合」來滿足全球對稀土的需求。他在與白宮國家經濟會議(NEC)主席哈塞特(Kevin Hassett)會談前表明:「我們將與合作伙伴洽談,以確保我們能成爲十分可靠的供應商,來滿足……美國和其他市場的關鍵礦物需求。」
澳洲貿易部長法瑞爾(Don Farrell)9月24日在馬來西亞會見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時,問對方說:「我們能如何幫美國再次偉大?」而葛里爾回答:「給我們你們的重要礦物。」不久,白宮便證實,川普10月20日將在橢圓形辦公室會見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
而雪梨智庫美國研究中心(USSC)主任錢娜說,下週川普與艾班尼斯的會晤很「關鍵」。她指出,美國長期以來擔憂「澳洲礦物總是透過中國運出」;例如,「澳洲90%的鋰都送往中國加工」。而這是有原因的,分析師與政策制定者廣泛認爲,中國已在大學與國企中,培養出專精稀土礦物加工的龐大人才庫。
然而,坎培拉似乎決心矯正這種失衡。今年5月國會選舉前,艾班尼斯宣佈,要成立12億澳幣(近240億臺幣)關鍵礦物儲備計劃,以助發展澳洲產業,而重點放在加工技術上。儘管澳洲擁有全球最重要的稀土金屬之一,如用在風力渦輪機磁鐵上的釹,但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的數據顯示,它的關鍵礦物儲量大約只有中國的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