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風聲再起 中國稀土出口管制 再緊縮
稀土礦區示意圖。圖/美聯社
中國近年稀土出口量
中國在「習川會」前夕,大打稀土牌。中國商務部9日公告,將進一步收緊稀土出口管制,擴大對稀土加工技術的限制,並規定14奈米以下製程晶片或256層以上記憶體晶片,出口申請須審批。中方此舉是在美國國會議員呼籲加大對中國晶片製造設備出口禁令之後,外界擔憂中美貿易戰可能再度升溫。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10月31日至11月1日亞太經合會(APEC)韓國峰會期間會晤,中方此時公告新一輪管制措施,市場解讀,北京意在談判前「先發制人」,凸顯其在稀土供應鏈上的主導地位。
綜合外媒9日報導,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新措施,凡含有超過0.1%中國來源稀土成分,或使用中國稀土開採、提煉、磁體制造及回收技術製造的產品,境外企業出口時,須取得中國核發的許可證。此舉類似美方針對半導體產品採取的「長臂管轄」做法。
針對14奈米以下製程晶片或256層以上記憶體晶片,以及相關製造與測試設備,若產品涉及人工智慧(AI)研發且具軍事應用潛力,新措施規定,出口申請將採「個案審查」方式處理。
此外,中國商務部表示,對稀土磁體制造技術的出口限制也將擴大至更多類型的磁體產品。
中國商務部還公佈,對超硬材料相關物項、部分稀土設備和原輔料相關物項、部分中重稀土相關物項,以及鋰電池和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受出口管制的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分別是鉺、銩、銪及鐿。
此外,中國商務部也宣佈,將14個機構納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禁止其在中國從事貿易與投資活動。名單包括12家美國企業及其子公司、非營利組織「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以及加拿大半導體研究公司TechInsights,理由是不顧中方反對,與臺灣開展軍事技術合作等。
美國也有「實體清單」制度,近期川普政府已擴大管制範圍至部分中國科技企業的子公司,加劇雙方在科技與安全領域的角力。美國當地時間8日再把19家中國公司加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分析指出,中國若持續收緊出口審批,將導致美、日、澳等國加速佈局自主供應鏈,以降低對中國稀土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