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拖延溝通」稀土管制 美貿易代表:不會容忍權力擴張
▲葛里爾表示,美國不會容忍中國透過稀土政策擴張權力。(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美中關係在川習會前夕再度緊繃。中國日前突襲宣佈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12日坦言,美方事前毫不知情,事後嘗試與中方溝通卻遭推遲。他強調,美國「不會容忍」中國透過稀土政策擴張權力。
中國政府9日公告,未來外國企業若出口含有微量中國稀土的原物料,必須事先取得批准。此規定涵蓋部分高階晶片與具軍事潛能的人工智慧(AI)相關產品,所有申請都須逐案審覈。稀土是製造半導體、馬達與戰機的重要材料,而中國掌握全球約7成開採量與9成提煉產能。
葛里爾(Jamieson Greer)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指出,「顯然他們已經越界,這樣的行爲將不被容忍。」美方認爲,中國的新規等同對全球產業鏈施加政治壓力,意圖在談判前夕取得籌碼。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0日也迅速反擊,宣佈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並自11月1日起限制關鍵軟體出口。這場短暫的關稅休兵正式破裂,美中貿易戰再度升溫。不過川普12日語氣明顯軟化,透過自家社羣平臺「真實社羣」(Truth Social)發文表示,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非傷害中國」。
副總統範斯(J.D. Vance)則在《福斯新聞》節目上呼籲北京「選擇理性之路」,強調川普擁有更多談判籌碼。「如果他們採取強硬對抗,美國總統手中的籌碼會遠多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但若他們選擇理性,美方也會做出相應迴應。」
《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分析指出,中國此舉形同對境外稀土出口實施「長臂管轄」,恐衝擊全球供應鏈,讓輝達(Nvidia)與蘋果(Apple)等科技巨頭陷入焦慮。
美中新一輪經貿對峙再次顯示,儘管雙方曾暫時緩和並進行多輪會談,但兩大經濟體的關係仍極度脆弱。接下來的兩個月將是關鍵觀察期──川普新關稅將於11月1日生效,而北京的稀土管制令則預計12月1日上路,雙方仍留有轉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