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烏爭吵、歐洲分歧,俄烏衝突1日至2日戰況如何影響國際格局走向

俄烏衝突:北京時間3月1至2日的最新激烈戰況

在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幻中,俄烏衝突始終佔據着全球媒體的焦點位置。北京時間3月1日至2日,俄烏雙方在多個戰線上展開了激烈交鋒,衝突局勢愈發緊張複雜,國際社會的目光也被緊緊吸引。

一、政治外交層面的波瀾

(一)美烏緊張對峙

當地時間2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的會晤堪稱一場“風暴”。雙方在會面時就安全保障、礦產協議等核心議題產生了激烈爭吵。澤連斯基強調烏克蘭需要安全保障,積極將基輔納入談判進程;特朗普則暗示澤連斯基這個總統不合法,還把俄烏戰爭的起因和結果都甩鍋給澤連斯基,甚至進行人身攻擊,譴責澤連斯基德不配位。特朗普還提及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認爲烏克蘭應表達感激,且和美國談判時烏克蘭沒有“底牌”。

在礦產協議問題上,澤連斯基拒絕簽署美國提出的讓烏克蘭把50%的礦產資源授予美國的文件,他表示三年戰爭期間美國只向烏克蘭提供了67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遠達不到美方所說的3500億美元援助,更無法接受出讓價值5000億美元的礦產資源。最終,雙方不歡而散,烏克蘭代表團被要求離開白宮,原定的新聞發佈會取消,澤連斯基在哈德遜研究所發表演講的計劃也泡湯。美國政府還考慮停止對烏克蘭的所有正在進行的軍事援助,美國國務院也終止了投資數億美元幫助烏克蘭恢復電網的計劃。

(二)歐洲內部的分歧與支持

面對美烏關係的緊張,歐洲各國的態度不一。一方面,部分國家對烏克蘭表示堅定支持。英國首相斯塔默在3月1日與澤連斯基會晤後,重申英國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並表示英國將始終與烏克蘭站在一起。雙方還簽署了22.6億英鎊貸款協議,用於強化烏國防能力,這筆貸款將用凍結的俄羅斯資產收益償還。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分別與特朗普和澤連斯基交談,呼籲他們保持冷靜,強調美國在烏克蘭的任何不參與行爲都不符合美國利益,還表明不排除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對話的可能,但只會在合適的時候這麼做。此外,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法國外長、捷克總統、瑞典首相、葡萄牙總理、荷蘭外交大臣、德國總理、立陶宛總統、挪威首相、波蘭總理、西班牙首相以及加拿大外長等紛紛表態支持烏克蘭。

另一方面,歐洲內部也存在分歧。匈牙利外交部長西雅爾多在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通電話後表示,匈方將烏克蘭襲擊“土耳其溪”天然氣管道相關基礎設施的行爲視爲對匈牙利主權的侵犯,呼籲歐盟委員會立即表態是否遵守其承諾。歐爾班在信中表示,歐盟應該與俄羅斯進行直接接觸,就實現俄烏停火以及可持續的和平展開討論,反對歐盟在對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問題上的立場,稱歐盟內部在烏克蘭問題上存在無法彌合的“戰略分歧”。斯洛伐克總理菲佐也重申拒絕向烏克蘭提供軍事和財政支持,強調斯洛伐克“不會在經濟或軍事上支持烏克蘭繼續衝突”,歐洲國家應增強自身防禦能力。

(三)俄羅斯的立場與反應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對美烏爭吵表態,稱特朗普和萬斯沒打澤連斯基是個奇蹟。梅德韋傑夫則表示,特朗普當面訓斥澤連斯基是好事,但還不夠,必須停止針對納粹戰爭機器的軍事援助。俄羅斯國防部發布公告稱,當地時間2月28日凌晨,烏克蘭使用三架固定翼無人機向位於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蓋科佐爾村的“俄羅斯”壓縮泵站基礎設施發動攻擊,這座壓縮泵站爲“土耳其溪”天然氣管道提供氣源,不過三架無人機被俄羅斯防空部隊在壓縮泵站的安全距離外擊落,目前壓縮泵站繼續按照正常模式向“土耳其溪”管道輸送天然氣。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

二、軍事作戰層面的膠着

(一)哈爾科夫方向

在哈爾科夫地區,俄烏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俄軍“西部”軍隊集團部隊積極行動,對烏軍有生力量和裝備發起強力打擊。3月1日,俄軍在此方向成功緻使烏軍折損190人。烏軍則依託既設陣地,頑強抵抗俄軍的進攻,利用地形優勢,佈置了大量的反坦克武器和防禦工事。雙方在多個城鎮和村莊展開了激烈爭奪,炮火連天,許多建築在戰火中化爲廢墟。例如在某小鎮,俄軍試圖通過坦克集羣推進,突破烏軍防線,但遭到了烏軍反坦克小組的頑強阻擊,雙方在此展開了激烈的交火,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裝備損毀。

(二)頓涅茨克方向

頓涅茨克地區一直是俄烏衝突的焦點區域,戰鬥異常激烈。過去一天,俄軍繼續在該方向發動多次攻勢,並控制了頓涅茨克地區的2處居民點。俄軍“中部”軍隊集團部隊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烏軍展開凌厲打擊,致使烏軍有345人傷亡。同時,俄軍“南部”軍隊集團部隊也取得進展,佔據更有利陣線,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烏軍實施打擊,烏軍傷亡超170人。烏軍則組織了多次反擊,試圖奪回失去的陣地,雙方在該地區進行了激烈的巷戰和炮火對攻。在某城市的市區,雙方逐街逐巷地爭奪,每一棟建築都成爲了雙方爭奪的焦點,城市中瀰漫着硝煙和戰火。

(三)庫爾斯克方向

在庫爾斯克州邊境地區,俄軍一天內戰果顯著。成功擊斃超220名烏軍,還摧毀1輛步兵戰車、1輛裝甲運輸車以及11輛裝甲戰車。目前,俄軍持續在庫爾斯克突出部西部進攻,已成功消滅列別捷夫卡西北的烏軍突出部。烏軍在該方向堅守陣地,試圖阻止俄軍的進一步推進,雙方在邊境地區的多個據點展開了激烈的交火。烏軍利用邊境的地形,設置了多道防線,對俄軍的進攻進行了頑強抵抗,但俄軍憑藉着強大的火力優勢,逐步突破烏軍的防線,擴大戰果。

(四)扎波羅熱方向

在扎波羅熱地區,雙方同樣進行了激烈的戰鬥。雖然具體的人員傷亡和戰果數據尚未完全明確,但從雙方的行動來看,戰鬥處於膠着狀態。俄軍試圖突破烏軍在該地區的防線,推進戰略目標;烏軍則依託工事,進行防守反擊。雙方在該地區進行了多次小規模的衝突和交火,互有傷亡。例如在一處交通要道,俄軍爲了控制該要道,與烏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戰鬥持續了數小時,最終雙方都遭受了一定的損失,戰鬥仍在繼續。

(五)赫爾鬆方向

赫爾鬆地區的局勢也不容樂觀,雙方在該地區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俄軍繼續在該方向打退烏軍多次進攻,烏軍則試圖尋找機會,突破俄軍的防線。雙方在該地區的河流、橋樑等關鍵地點展開了激烈爭奪。例如在某座重要橋樑附近,烏軍試圖通過突襲奪取橋樑,但遭到了俄軍的嚴密防守和反擊,雙方在橋樑周邊展開了激烈的交火,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

三、未來局勢的展望與分析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烏衝突在短期內難以平息。政治外交層面的分歧和軍事作戰層面的膠着相互影響,使得衝突的解決變得更加困難。

在政治外交方面,美烏關係的緊張使得烏克蘭在尋求外部支持時面臨更多不確定性。美國是否會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以及歐洲國家能否在內部存在分歧的情況下繼續堅定支持烏克蘭,都將對烏克蘭的戰略決策產生重大影響。俄羅斯在外交上則繼續強調自身立場,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和西方國家的支持表示強烈不滿。國際社會對於俄烏衝突的態度也存在差異,部分國家呼籲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但目前雙方在關鍵問題上的分歧仍然巨大,和平談判的前景不容樂觀。

在軍事作戰方面,雙方在多個戰線上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裝備,形成了膠着的態勢。雖然俄軍在部分地區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烏軍的抵抗也十分頑強。未來,雙方可能會繼續加大軍事投入,爭奪關鍵戰略地點。同時,隨着衝突的持續,雙方的人員傷亡和物資消耗也將不斷增加,這對雙方的經濟和社會都將帶來巨大的壓力。

北京時間3月1日至2日的俄烏衝突,無論是政治外交層面的緊張博弈,還是軍事作戰層面的激烈交鋒,都凸顯了這場衝突的複雜性和嚴峻性。國際社會需要共同努力,推動俄烏雙方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避免衝突進一步升級,給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帶來更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