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1類水果心情好 哈佛研究:憂鬱症風險降22%

研究發現每天吃柑橘類水果的人比少吃的人,能明顯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心情不好不妨來顆橘子吧。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表示,哈佛研究發現每天吃柑橘類水果,例如橘子、柳橙、柚子的女性,其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比攝取量最低的族羣降低22%,原因可能是柑橘類水果,有助維持腸道益生菌生長,進而促進血清素與多巴胺產生,因此能讓人有好心情。

李柏賢在臉書「Dr.Le 李柏賢」PO文指出,由哈佛大學附屬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分析3萬2427名女性的飲食與心理健康數據,發現每天食用柑橘類水果的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最低。

李柏賢指出,研究指出,柑橘類水果可促進腸道內「普拉梭菌」的生長,這是一種有助維持腸道健康的益生菌,並與較低的憂鬱風險相關。分析發現,這種細菌可影響S-腺苷甲硫氨酸的代謝,進而調控腸道內的血清素和多巴胺產生,這些神經傳導物質與情緒穩定息息相關。

李柏賢指出,研究團隊強調,柑橘類水果作用主要是預防而非治療憂鬱症,因此不能取代治療,它可能有助於降低風險或輔助改善情緒,只能當成心理健康的飲食策略之一,研究團隊發現柑橘中的類黃酮,例如橙皮苷和柚皮素,與腸道內有益菌的豐富度相關,這可能是影響大腦健康的潛在機制之一,下次心情低落時,或許可以試試這顆天然的「快樂果」。

李柏賢也提醒,柑橘類水果很好,但不是人人適合,例如有胃食道逆流者,食用可能加重胃食道逆流症狀;腎功能不好或洗腎患者,攝取含有豐富鉀離子的柑橘,可能增加高血鉀風險。此外,柑橘含有較多果寡糖與纖維,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可能難以消化,應待病情穩定後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