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長提晶片製造「五五分」 黃健豪:賴政府別再幻想自己是棋手

美國提出晶片製造「五五分」的構想。圖爲晶片示意圖。(路透)

美國提出晶片製造「五五分」的構想,國民黨立委黃健豪今天分析,美國是想分散風險,從經貿角度來看,美國要投入生產晶片勢必向臺灣採購大量設備,應將這視爲投資金額而非貿易逆差,別以懲罰性關稅給臺灣其他產業壓力;從區域安全角度來看,臺灣面臨資產及技術轉移,賴政府應思考如何降低風險,而不是還在幻想自己是棋手。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昨天受訪時重申將與臺灣達成貿易協議,他持續對臺灣遊說晶片製造「五五分」的構想,也就是美臺生產各半。他另拋出對「矽盾」的對立論點,認爲美國本土晶片充足,才能保護臺灣。

黃健豪分析,美國要分散風險已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從經貿的角度,美國生產晶片要投入5000億美元,其中大量設備採購勢必向臺灣購買,美方應該將短期的貿易逆差視爲投資金額,而不是再以懲罰性關稅對臺灣其它產業施加壓力,美國與臺灣是經貿夥伴不是競爭對手。他補充,像今年上半年與去年相比,美國向臺灣採購廠房的金額高達56倍,也都被視爲貿易逆差的一部分。

不過黃健豪也說,從區域安全的角度,美國政府已預告臺灣即將面臨危機,要轉移重要資產及技術,賴清德政府應該思考怎麼在衝突前線降低風險,而不是幻想自己是棋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