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臺貿易協議聚焦晶片製造 美商務部長提「五五分」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昨天受訪時重申將與臺灣達成貿易協議,他持續對臺灣遊說晶片製造「五五分」的構想,也就是美臺生產各半。 美聯社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昨天受訪時重申將與臺灣達成貿易協議,他持續對臺灣遊說晶片製造「五五分」的構想,也就是美臺生產各半。他另拋出對「矽盾」的對立論點,認爲美國本土晶片充足,才能保護臺灣。
「這是一個很重大的(協議),即將到來。我認爲很快,我預期會真正開始與他們(臺灣)討論並解決這件事」,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接受美國新聞頻道NewsNation訪問時說道。
當提到「美國究竟希望從與臺灣的貿易協議中得到什麼」時,他說,手機及汽車裡95%的晶片都是臺灣產,而臺灣在9000英里之外,聽起來不妙,且臺灣又距離中國80英里。如今北京已經直接表明要奪取臺灣,毫不隱晦。
他說,川普政府的目標是將晶片製造業務大幅轉移到美國本土,以便自主生產晶片。「無法自己製造晶片,要怎麼自保」?
盧特尼克指出,當他接手商務部長時,美國僅2%的晶片是自制。他離任時的目標是達到40%。這被視爲幾乎不可能的任務,需要投資逾5000億美元(約新臺幣15兆2392億元),及建立完整的供應鏈,但這就是他的目標。
「因此,讓臺灣參與、同意參與(供應鏈),這就是川普政府的魔力」。
他說,這對臺灣來說不是自然的選擇,臺灣很自然的想法是:「我們生產95%,我們很滿意。」但川普會說:「這對你不好,對我們也不好。因爲我們保護你,而如果要我們繼續保護你,你就得幫我們達成合理的自給自足」。
對於臺灣憂心失去「矽盾」這層保障,美國就不太可能在中國採取軍事行動時保護臺灣,盧特尼克說,他的論點是,如果臺灣掌握95%晶片,美國要怎麼取得這些晶片來保護臺灣?難道透過飛機或船運過來?美國必須減少對臺灣晶片的依賴。
因此他向臺灣提出「五五分」的構想,美國生產一半,臺灣生產一半。盧特尼克說,這樣一來,美國仍在根本上依賴臺灣,「因爲沒了那另一半我們活不了」。但如果美國掌握一半晶片,就有能力做必要的事。
他指出,這就是美國的思路,與臺灣對話時也表明,讓美國達到50%自制對臺灣來說至關重要。當前臺灣晶片產量佔全球95%,「五五分」需要大量溝通,但這是美國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臺灣暫行對等關稅稅率20%已上路,盧特尼克11日首次預告,將與臺灣達成重大協議。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隔天表示,臺美雙方的關稅談判持續推進,仍在等待美方安排總結性會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