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達成15%關稅協定 誰是“贏家”?

當地時間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根據協議內容,日本將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美國將獲得該筆投資利潤的90%;同時日本將開放汽車、大米及其他農作物等產品的市場準入。美國則確定對日本輸美產品徵收15%的關稅。此前,特朗普政府曾於4月宣佈將日本輸美產品“對等關稅”稅率從10%上調至24%,後又宣佈暫緩加徵;7月上旬,特朗普致信日本首相石破茂,提出擬將稅率再上調1個百分點至25%,並於8月1日生效。

對此,特約評論員蘇曉暉分析認爲,從協議結果來看,這既非日本“寸土不讓”的表現,也算不上所謂“最佳結果”。對石破茂政府而言,其確實在經濟利益上對美國作出讓步,意在換取美國在政治安全領域對日本的寬容。至於5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目前更多是特朗普用以彰顯自身成果的表述,如此大規模的投資需經日本兩院審議通過,而通過的可能性極低,這實則是日本政府向美國作出的遠景承諾。此外,此前日美在防衛費分擔問題上的分歧尚未解決,此次協議未將該議題納入,這對日本而言或許是一個可接受的條件。

編輯: 秦揚軻

責編: 趙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