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出現上下限 看懂美中貿易停火協定 到底誰贏了

美中上週末在瑞士達成貿易協定,互相大幅調降關稅,並將從5月14日起,暫時休兵90天。(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中已達成貿易戰停火協議,降低雙方貿易商品的進口稅。相關協議顯示,這世界兩大經濟體貿易戰大大降溫,而先前的貿易戰已衝擊包括英國在內的許多其他國家。

BBC新聞網報導,美中都已證實,降低他們在美國總統川普先前首次升高關稅後,對彼此施加的關稅。新協議涉及兩國徹底取消部分關稅,並從5月14日起,暫停其他關稅 90天。

如今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的關稅,將從 145%降爲30%,而中國最近對部分美國進口產品提高的關稅,則將從 125%降至10%。中國還暫停,並取消了其他非關稅反制措施;例如,最初在貿易戰升級下,對美國如稀土等關鍵礦物的出口限制。不過,美國的措施仍包括加徵20%關稅的部分,以向北京施壓,要求中方加大力度,以遏制芬太尼(Fentanyl)的非法貿易。

90天后會怎樣?

這宣佈是美中代表在瑞士會談後作出的,而這是川普點燃最新關稅戰以來,兩國之間的首次會談。近幾個月來,想要預測美中這場貿易戰的下一步很難。但這是世界兩大經濟強國之間的一項重大協議,已廣獲歡迎。就算暫停的關稅在 90 天后恢復,由於「解放日」(Liberation Day)後宣佈的絕大多數關稅已取消,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將僅增爲54%,而中國對美國的關稅則提高爲34%。

由於美中談判將繼續進行,因此可能進一步達成協議。美國財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直言,雙方的共識是「彼此都不希望脫鉤」,而中國商務部則說,雙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邁出了「透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分歧的重要一步,爲進一步彌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礎」。儘管美中關係聽起來較友善,但正如我們在川普任期內所見,情況仍可能迅速發生變化。

美中彼此交易的商品多了,2024年時,美國出口到中國的最大宗商品是大豆,這主要用以餵養中方估計達4.4 億頭豬。此外,美國還向中方出口藥品和石油。另一方面,中國則出口大量電子產品、電腦和玩具。

事實上,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最大宗商品是智慧手機,佔總量的 9%,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國製造的蘋果 iPhone。然而,美國從中國採購的商品達4400 億美元(約13兆臺幣),遠比中方售出的1450億美元(約4兆臺幣)商品多,而這正是川普長期以來不滿的問題。他調高關稅,向與美國有貿易順差的國家徵收高關稅的部分理由在於,要鼓勵美國消費者買更多美製商品,並促進製造業就業機會。

誰贏了?

雙方政治人物已經開始,並無疑將繼續宣稱,自家在這次休戰中獲勝。儘管美中說,這是一項聯合協議,但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亞洲計劃主任歐特爾(Janka Oertel)指出,北京會把這解讀爲川普政府從關稅議題上退讓。「我們回到原點,現在可以開始談判了,」她說,「結果還不確定,但中國現在的心理地位比先前更強。」

川普稅率上、下限

然而,美國會辯稱,儘管它調降中國進口產品關稅,但仍然高達 30%。白宮在聲明中說:「這項貿易協議是美國的勝利,展現了川普總統無與倫比的專業知識,得以確保有利美國人民的協議。」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經濟學家則認爲,關稅降低,以及上週的英美關稅協議,意味着川普的稅率很可能「既有上限,也有下限」。

「英美關係是最不失衡的之一,現在通用關稅稅率爲10%。而中美關係是最失衡的之一,如今關稅率爲 30%,」德意志銀行全球外匯主管薩拉維洛斯(George Saravelos)指出,「合理地說,這兩個數字如今設定了美國關稅今年將達到的上下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