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貿易框架敲定關稅15% 「意外贏家」獲3大利多
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與美國總統川普27日在蘇格蘭宣佈達成貿易框架協議。(美聯社)
歐盟與美國的「大西洋兩岸貿易戰」27日得出大致結果,華府願意把歐盟大多數貨物的進口關稅壓到15%,且包含汽車與零件、藥品、半導體等重要品項,還將大量採購美國能源並擴大投資美國。這項重大框架協議內容令歐盟部分國家例如德、法等大國不滿。專家認爲,美歐這場談判也許會讓英國成爲意外的贏家,成爲英國振興經濟的動能之一。但也有分析師沒這麼看好。
美國財經媒體CNBC週二(29日)報導,歐盟談判代表棄守零關稅的底線,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更稱15%是談判過程能夠得到的最佳稅率。歐洲各國領導人與經濟學家仍在努力消化框架協議的內容與衝擊之際,一些專家表示,雖說這對於歐洲而言恐怕是個壞消息,但英國可望從中獲得意想不到的經濟提振效果,因爲歐盟貨物輸美關稅稅率爲15%,高於英國貨物稅率15%。
天達集團(Investec)首席經濟學家蕭奧(Philip Shaw)向CNBC表示,「理論上而言,英國將從中受益」。他說:「歐盟新談成的關稅稅率15%,代表英國對美國出口相對便宜,這可能成爲促進英美貿立的力量,美國進口商會從英國而非歐盟採購貨物。」
美國總統川普29日在蘇格蘭亞伯丁郡名下的高爾夫球場會晤英國首相施凱爾(左)。
美歐宣佈框架協議後不久,倫敦會計與商業顧問公司Lubbock Fine合夥人兼德國辦公室負責人奧特曼(Alex Altmann)發表報告指出,由於美國對英國課的關稅較低,對美國消費者來說,英國商品會比歐盟商品便宜,這代表美國人可能更爲青睞英國商品。他說:「英國關稅稅率較低,確實會大大激勵歐盟企業把一些製造基地轉移到英國,或把在英國的現有廠區擴大。」
奧特曼說明,歐盟製造產品利潤較低,製造商尤其會覺得轉到英國生產的想法很誘人。再者,英國脫歐之後有不少產能閒置,可茲利用,「英國可能是美歐協議的一大間接贏家」。
英國的利多因素除了關稅稅率較歐盟低,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衝擊也隨之減少。天達集團的蕭奧指出,川普原先威脅要對歐盟多數貨物課徵30%對等關稅,如今成功降爲15%,歐盟本身將躲掉高關稅與美歐彼此報復而引發的嚴重經濟衰退,英國商品因此避免歐盟經濟衰退而減少與英國貿易的衝擊。
美國大成律師事務所(Dentons)國貿律師麥考爾(Beth McCall)看法不同。她認爲,美國對歐盟貨物關稅從原本的30%壓到15%之後,英國商品對於美國進口商的吸引力也隨之降低,畢竟兩者進口到美國的關稅從25個百分點大減爲5個百分點。不過這些作用得等一段時間纔會顯現,畢竟許多采購合約尚未到期。她強調,英國、歐盟未來處境更艱難,「即使是10%、15%,英國、歐盟企業對美國出口的關稅仍比3個月前高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