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企業如何把握非洲機遇?

參考消息網8月22日報道 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8月19日發表題爲《爲何非洲可能成爲您下一個增長引擎》的文章,作者是阿達姆·法耶茲,編譯如下:

到2100年,尼日利亞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達到6.91萬億美元,超過當前的法國、德國、日本和英國,其人口將達到5億至6億。而整個非洲的人口將達到約44億。

這一背景是大多數國家將面臨人口下降或老齡化,包括歐洲國家、日本、韓國,以及幾十年後的印度。

雖然並無絕對確定性且情況可能變化(尤其是在非洲這個以地緣政治不穩定著稱的地區),但非洲很可能在未來幾十年成爲全球增長引擎。

企業如何把握這一機遇?

1.建立線上存在

首先,願意進行線上操作的非洲年輕人口羣體規模極爲龐大。

我(投資)的一些組織這些年來在非洲多國開展線上業務,我們發現願意遠程交易的人數十分可觀。

例如,在2021年非洲市場是我們的第二大市場。

由於英語和法語在多數非洲國家廣泛使用,這爲衆多企業提供了遠程開拓非洲市場的機遇。

儘管如此,選擇合適的本地合作伙伴能帶來明顯好處。鑑於非洲大陸過去詐騙活動猖獗,部分潛在客戶確實看重本地實體存在同優質線上服務的結合。

除此之外,金融服務企業要想在非洲市場成功還需採取更多措施。

2.理解客戶需求

與所有市場相同,企業需要傾聽客戶並理解其需求。許多企業進入外國市場後,強行向當地人灌輸其所謂的“最佳實踐”。

來自發達國家的金融服務企業很容易認爲當地市場始終“落後”於自身,並認定所有市場最終都會趨同。

事實並非總是如此。即便國家實現發展,但當地偏好仍可能存在差異,因爲全球各地的本土條件並不相同。

現實中必須考慮客戶的實際需求,而非僅推行自認爲的最優方案。

例如在固定收益領域,東非和西非的許多客戶習慣了銀行提供的高回報率。

他們往往也期望獲得高固定收益的美元回報。這伴隨着風險,且如我以前曾討論過的,當出現問題時,一定比例的客戶會出現選擇性記憶。

3.清晰解釋風險

處理客戶收益預期同現實和風險之間的錯位可能頗具挑戰。因此向客戶解釋風險的過程至關重要。比如在某些情況下,7%的年化美元收益可能高於14%的本幣收益。

隨着市場日趨成熟,提供更多產品(如信託、基金、高淨值保險等)以滿足客戶需求也很重要。

所有企業在國際擴張過程中都會犯錯,無論是實體擴張還是遠程/線上擴張。

不過,抱着學習的心態進入市場,正是在所有市場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編譯/林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