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關稅讓生產商承受通脹壓力 漲價或很快傳導至消費者
(原標題:美媒:美關稅讓生產商承受通脹壓力 漲價或很快傳導至消費者)
中新網8月15日電 綜合美媒報道,特朗普關稅政策對經濟的影響持續引發關注。美國最新公佈的一個通脹指標創下三年來最快增幅,引發人們對關稅正在經濟中紮根並推高通脹的擔憂。多家美媒指出,這一跡象表明,與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還將陸續到來,漲價可能很快會傳導至美國消費者。
美國勞工部14日發佈數據顯示,美國7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環比上漲0.9%,大幅高於6月份的零增長和市場預期的0.2%,爲2022年6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這一通脹指標創三年來最快增速。批發價格的增幅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關稅正在經濟中紮根並推高通脹的擔憂。在關稅時徵時停的動盪局面已持續數月之際,該數據讓人得以一窺企業自身面臨的價格壓力。電腦、家用電器和傢俱的批發價格均出現上漲。
本週早些時候發佈的一份通脹報告顯示,剔除食品和能源後的一系列商品消費者價格漲幅略高於經濟學家的預期。這兩份報告綜合來看,更清晰地描繪了通脹的路徑,並構成美聯儲用於制定利率決策的一項關鍵價格指標的數據來源。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分析稱,最新通脹數據顯示,企業已開始提高彼此間商品和服務的收費價格。這一跡象表明,面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美國企業正試圖通過提價維持利潤率——而消費者可能最終爲此買單。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7月,生產商和製造商的成本大幅上漲,這一跡象表明,更高的價格可能很快會傳導至美國消費者。
“生產商正開始感受到通脹之火的炙烤,”金融研究公司FwdBonds的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魯普基14日寫道,“生產商將與關稅相關的更高成本轉嫁給早已對通脹感到疲憊的消費者,只是時間問題。”
《華爾街日報》援引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經濟學家馬修·馬丁的話表示,14日發佈的報告“可能預示着消費者未來將面臨的情況”。投行桑坦德銀行的經濟學家斯蒂芬·斯坦利14日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新的數據“清楚地表明,與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還將陸續到來”。
美國Axios新聞網也指出,最新通脹數據印證了美國企業界的實際感受:迄今爲止,美國進口商正首當其衝承受關稅壓力——而這些成本似乎終將轉嫁給消費者。
該媒體認爲,與貿易相關的成本上升究竟更多由海外供應商、美國企業還是美國消費者承擔,這將決定未來數年特朗普政府的經濟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