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加劇通脹,經濟衰退隱憂加深,美國消費者開始吃不消了

美國消費市場近期可謂“寒意”陣陣。

從超市裡精打細算的顧客,到坐頭等艙的土豪,美國各類消費羣體花錢都更爲謹慎。在最近幾周的財報電話會議中,消費行業巨頭們紛紛預警稱,第一季度銷售表現低於預期,全年前景或比華爾街的預估更加嚴峻,消費者扛不住了。

長期以來,美國經濟得以維持增長,部分原因是消費者在高通脹環境下仍然保持韌性。然而,如今,高利率和持續的通脹已經讓企業高管們應接不暇,而他們現在還要應對新的挑戰——如反覆無常的關稅政策、大規模政府裁員,以及日益低迷的消費者信心。

尤其是在全球貿易政策頻繁調整、難以預測的情況下,如何制定長期商業規劃,成爲了管理層面臨的重大難題。

近期數據連續印證美國消費市場不確定性加劇,美國2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創自2021年以來的最大降幅,而美國3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創逾兩年新低。經濟學家普遍認爲,特朗普政府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的新一輪關稅,將在通脹依然高企的背景下進一步推高物價,抑制消費者支出。

零售業:低收入羣體開始節衣縮食

作爲美國零售業的風向標,沃爾瑪的業績通常被視爲消費者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

去年,該公司成功吸引高收入消費者,將經濟不確定性轉化爲增長動力。然而,在上月公佈的第四季度財報中,沃爾瑪警告未來一年利潤增長將低於預期,導致股價下跌,並引發市場對消費者支出能力的擔憂。

對一家通常在經濟疲軟期表現穩定的零售巨頭而言,這一信號極爲罕見。這也表明,沃爾瑪預計在未來一年,消費者可能會減少非必需品的支出,轉而更傾向於購買牛奶、紙巾等基本生活必需品。

沃爾瑪首席財務官John David Rainey也在分析師會議上表示:

不僅僅是沃爾瑪,近期,多家知名品牌如迪克體育用品、E.l.f. Beauty、Abercrombie均下調業績指引。

迪克體育用品董事長Ed Stack直言:

與此同時,那些過去一年裡就已警告消費需求不確定性的公司,如今的態度更加悲觀。

美國著名均價折扣店——美元樹首席執行官Todd Vasos在週四的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

美元樹目標人羣爲美國的中下層階級,商品價格低廉。展望2025年,Vasos認爲公司核心消費者的經濟壓力不會緩解,宏觀環境仍不會有明顯改善。

本週二,美國服裝品牌American Eagle也發佈業績預警,稱寒冷天氣影響第一季度開局,但消費者需求疲軟的原因不僅僅是天氣。公司指出,市場需求“遠不如預期強勁”,因此採取措施削減成本、控制庫存,以應對更大的挑戰。

American Eagle首席執行官認爲,除關稅和通脹外,政府大規模裁員及財政緊縮同樣是消費者信心下滑的重要因素。他表示:

零售巨頭們紛紛變得謹慎,而業績不佳的公司更是叫苦不迭。分析指出,美國高利率、高通脹加上關稅政策反覆、政府裁員等因素,加劇市場不確定性,導致消費者信心低迷、消費者行爲的轉變可能影響消費行業,尤其是那些依賴高利潤率非必需品銷售的企業,進而拖累其股票表現。

航空業:高端消費羣體花錢更爲謹慎

航空旅行行業也是一片“愁雲慘淡”,同樣印證了經濟疲軟跡象。

疫情後,航空業曾是經濟復甦的亮點之一,即便面對四十多年來最嚴重的通脹衝擊,消費者依舊保持強勁的旅行需求。然而,本週美國四大航空公司——美聯航、美航、達美和西南航空的CEO紛紛警告,本季度航班需求正在放緩,美航、達美和西南航空更是下調了第一季度業績預期。

達美航空近年來依靠高端消費羣體支撐業績,穩坐美國最賺錢航空公司的寶座。然而,CEO Ed Bastian在接受CNBC採訪時坦言,消費者信心減弱,休閒與商務旅客預訂量均在下降,迫使公司調整營收和利潤指引。他表示:

航空需求放緩不僅反映了消費者信心下滑,還預示着整體經濟活動趨弱。投資者普遍將航空股視爲經濟晴雨表,其疲軟表現可能是美國經濟動能減弱的預警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達美航空此次下調業績指引,原因不僅僅是旅行預訂量的減少,還包括消費者對航空安全的擔憂。近期兩起重大事故,包括達美航空在多倫多的迫降(無人員傷亡),加劇了消費者對飛行安全的擔憂,進一步影響了購票需求。

美聯航同樣受到衝擊,公司宣佈提前退役21架飛機以應對成本壓力。該公司CEO Scott Kirby在摩根大通航空業會議上表示:

Kirby還提到,需求疲軟的趨勢正蔓延至美國國內休閒旅行市場,美聯航正考慮削減部分航線,尤其是從加拿大飛往美國的航班及曾受政府工作人員青睞的市場。

美國航空也未能倖免,公司下調第一季度盈利預期,並指出除了整體需求下降,1月份華盛頓特區發生的致命空中碰撞事故(美軍一架直升機與美國航空一家支線航班相撞)同樣打擊了乘客信心,導致預訂量減少。

該公司CEO Robert Isom進一步表示,公司不僅感受到政府差旅需求下降,還受到承包商等相關業務的連帶影響。

儘管各大航空公司對2025年的長期需求依然保持樂觀,但短期內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劇市場壓力,投資者情緒趨於謹慎。

市場情緒趨於謹慎

航空業的需求疲軟、以及零售巨頭的謹慎預期,都讓投資者對未來的經濟前景感到不安。與此同時,近年來支撐美國經濟的就業市場也開始顯現壓力,就業增長放緩,失業率上升。

這些趨勢不僅打壓了此前火熱的股市,還引發了市場對潛在經濟衰退的擔憂。標普500指數從2月的歷史高點下跌了10%,儘管在週五早盤交易中有所回升,但市場情緒依然脆弱。

分析指出,過去一年,儘管消費者削減非必需品支出,美聯航、沃爾瑪、Abercrombie等公司股價仍跑贏標普500,但如今這些公司也對前景愈發謹慎。消費者在經歷了四年的歷史性通脹後,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可能已經接近極限,即便企業執行力再強,也難以抵擋關稅帶來的價格上升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