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懷舊”藥方無法讓美國工業重生

參考消息網6月3日報道 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5月28日發表文章,題爲《懷舊是如何毀掉經濟的》,作者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和國際事務教授哈羅德·詹姆斯和德國慕尼黑大學訪問博士研究員瑪麗-露易絲·詹姆斯。文章編譯如下:

懷舊是致命的。以恢復昔日偉大爲前提的美國政策讓美國國內外的生活惡化。最值得一提的例子出現在2025年4月2日。當時,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出一系列表面上對等的大規模關稅,旨在恢復美國製造業的輝煌歲月。特朗普得意地對選民說:“我們正在復興一個被拋棄的行業。”與此同時,債券和股票暴跌。

特朗普的言論引發了巨大的智識和經濟衝擊。但他並不是第一位試圖閉關鎖國以期讓時光倒流的世界領導人。歷史已經證明了將懷舊情緒武器化的危險性。採納懷舊政策的國家要麼放棄這些政策,要麼走向毀滅。歐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農耕歷史的嚮往催生了法西斯主義。因此,華盛頓最好不要重蹈這些覆轍。否則,它可能也會發現,懷舊很快就會變成噩夢。

懷舊從來沒有徹底消失,現在它已經強勢迴歸主流政治。例如,它再次助長了歐洲的民粹主義。然而,這一次,懷舊情緒圍繞的是製造業。家電、紡織品和服裝貿易受中國衝擊最嚴重的意大利率先淪陷,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1994年出任總理,從而形成了西歐戰後第一個民粹主義政府。從此以後,這種懷舊開始蔓延。

但沒有哪個國家比美國更容易被懷舊困擾。畢竟,對全球化和該國日益多樣化的不滿情緒,是推動特朗普入主白宮的部分原因。特別是自從贏得第二個任期以來,特朗普一直在努力兌現他重回過去的承諾。他明確表示,全面關稅政策是爲了復興:他告訴美國人,4月2日將標誌着“美國工業重生的日子”和“美國重掌自己命運的日子”。他的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同樣將關稅描述爲華盛頓奪回了輝煌的過去。

但無論稅率多高,關稅都不太可能恢復失去的就業崗位,尤其是在自動化革命迫在眉睫的情況下。此外,人工智能現在對辦公室工作人員的威脅類似於第一次工業化浪潮期間工廠裡的機器。然而,政治懷舊會讓人們忽視復仇主義經濟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隨着選民身邊的世界發生變化,男人在礦井裡工作、他們的妻子在家做飯的熟悉畫面對許多美國人來說太令人欣慰了,所以他們願意做出重大犧牲來恢復這種生活。正因爲如此,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纔會說關稅帶來的痛苦實際上是“排毒期”,特朗普纔會把關稅說成是“手術”和“藥”。

然而,這種藥是騙人的。如果美國的就業崗位無法恢復,華盛頓也可能會加倍下注於維護美國的優勢地位。政府可能會發動更多的文化戰爭,而不是同意任何形式的撤退。畢竟,這麼多美國人支持的經濟政策失敗,總得有人負責。因此,懷舊既引發了問題,又掩蓋了問題。

人們對當今日新月異的技術感到擔憂並不奇怪。全球化和技術這兩股力量正在顛覆就業、社區、家庭和社會關係。因此,回到一個粉飾過的理想化世界的想法非常吸引人。但歷史表明,決策者承受不起懷舊病的打擊。作爲一種個人感覺,它可能是令人欣慰的。但作爲一種政策處方,它毒害了言論並分裂了國家。(編譯/葛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