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當中國開源AI突破,留給美國主導技術的時間不多了
3月7日消息,在當前的中美科技競賽中,中國對開源人工智能系統的支持將成爲扭轉局勢的關鍵因素。
美國和硅谷目前僅剩有限的窗口期,如果他們不能及時適應並採取應對措施,未來全球工業所使用的產品和應用可能會被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主導。
今年年初,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Seek發佈了開源模型,這一舉動震驚了整個行業。這些模型的開發成本遠低於美國技術,同時允許開發者自由開發衍生品。這一事件成爲了首個警示信號。
第二個信號則來自本週全國人大會議上發佈的一份備受關注的政策報告。國家發改委的年度工作報告中九次提及“人工智能”,更重要的是,其明確表示中國將致力於發展開源模型體系。這清晰地表明,中國正全力推動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的公開與便捷使用,旨在讓更多人能夠以低成本獲取、應用和修改這項技術,而非將其侷限於少數科技公司手中。
這一立場與美國科技巨頭(以OpenAI爲首)所推崇的高成本、不透明的專有模型形成了鮮明對比。這無疑是一個極具戰略意義的抉擇,中國可能最終會成爲推動這項技術普及的關鍵力量。考慮到美國在先進芯片獲取等方面對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全面限制,這種開源策略成爲了中國保持競爭力的最佳選擇。
中國官員也明確提出了更宏大的目標。本週,全國人大發言人強調,中國將“防止技術創新成爲富裕國家和富人們的專屬遊戲”,並讚揚DeepSeek展現了發展的“包容性”。中國押注其成本更低、更易獲取的人工智能服務,最終將成爲全球用戶的首選。如果美國不能及時調整政策,推動美國在開源產品領域的領導地位,可能會看到中國迅速迎頭趕上,並失去大量全球客戶。
近期,多家中國頂尖科技公司宣佈允許開發者使用其核心模型。在DeepSeek打開局面後,這一趨勢加速發展。本週,知名初創公司智譜AI宣佈將發佈多個新的開源模型。初創公司MiniMax和月之暗面也發佈了類似公告。
科技巨頭也紛紛跟進:百度本月宣佈開放最新版文心大模型;阿里巴巴長期開源產品,本週更發佈引發市場震動的推理模型,並承諾開放視頻生成模型代碼。此類案例層出不窮,共同推動了開源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儘管如此,全球科技界的一些人士批評DeepSeek並非完全開源,而是採取了“開源權重”的方式。但與Meta平臺公司的工具相比,它提供了更高透明度和更少限制。這一切都爲全球範圍內的開發者和好奇的程序員提供了一個更加開放的平臺,讓他們得以自由探索和創新,而非將技術牢牢掌握在少數科技巨頭手中。
中國創新生態系統的核心始終是人才,這種開源方式使其能夠充分利用龐大的人才庫來推進更廣泛的人工智能雄心。推廣開源系統能夠讓更多的研究人員攜手合作,不僅來自中國本土,還能吸引全球各地的研究者共同發佈突破性成果,推動技術進步。
儘管批評者指出,開源人工智能技術可能帶來風險,尤其是被不法分子利用,但硅谷的現實是,這些威脅並未阻止公司加速推出產品。應對風險需全球合作與審慎監管,且不應讓科技巨頭壟斷話語權。
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在一月份的一篇帖子中罕見地承認:“我個人認爲,我們在這方面的歷史立場(關於開源)是錯誤的,應該重新審視我們的開源策略。”
幸好,現在採取行動還不算太晚。如果美國想要保持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它和硅谷必須共同努力,向全球推廣美國的開源人工智能技術。否則,隨着世界各國紛紛接受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美國可能會在這場競爭中落後。(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