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從咖啡到美妝,中國品牌深度參與國際競爭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精奢商業觀察”網站8月24日文章,原題:從咖啡到汽車,中國品牌搶佔先機 2025年上半年,在多個領域,中國本土品牌在與國際企業的競爭中取得進展。從咖啡、電動汽車到美容及奢侈品等,本土企業均展現出超出外國對手的競爭力。這一轉變凸顯消費者偏好的變化,中國品牌憑藉更低價格、文化契合度及數字化優先策略,成功從全球知名品牌手中搶佔市場份額。隨着關鍵消費品類競爭加劇,國際企業正通過深化本地化和推出中國專屬產品線進行應對。

食品飲料:從咖啡戰爭到零食對決。食品飲料領域是本土新秀挑戰老牌國際巨頭的戰場。以咖啡爲例,瑞幸咖啡正在全球擴張門店數量,與星巴克爭奪市場份額。其成功秘訣在於:低價拿鐵、科技驅動的快速點單應用,以及新飲品推出。

健康與運動服飾:本土創新遇上全球實力。運動服飾市場蓬勃發展,中國市場2025年預計增長5%。但耐克、阿迪達斯的市場份額下滑,而安踏、李寧等本土品牌增長迅猛。未來,本土品牌將加速數字化佈局。全球企業需深化本地化策略,但若本土品牌持續在性價比和環保領域創新,或將徹底顛覆行業格局。

美妝與護膚品:美妝競爭愈加激烈。中國美容市場緩慢復甦,本土品牌捲土重來。隨着併購增多,中國品牌或將走向全球化,但國際品牌將以針對中國市場的專屬系列進行反擊。

家用電器:補貼引發本土市場熱潮。家電補貼成爲2025年行業變革的關鍵,推動節能升級。未來,本土品牌將主導新興市場,全球品牌可通過綠色合作實現反彈。

總之,本土品牌崛起,全球企業也在適應。2025年中國品牌正重塑行業規則。本土企業瞄準全球擴張,全球企業更加註重本地化。儘管本土品牌具備優勢,尤其在持續創新的情況下,但這場競爭遠未結束。(作者Ashley Dudarenok,喬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