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咖啡巨頭醞釀向美國擴張
參考消息網6月12日報道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6月9日報道,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店瑞幸咖啡在該國市場強勢擴張,其在中國大陸的門店數量已經是星巴克的兩倍還多。
瑞幸咖啡2020年因財務造假醜聞而從納斯達克退市,但該公司憑藉獨特口味和大幅折扣實現了一場意想不到的逆襲。
報道稱,在華爾街的潰敗並沒有澆滅瑞幸咖啡在美國市場的雄心,其股票仍然在美國進行場外交易。繼進軍新加坡、香港和馬來西亞之後,瑞幸咖啡即將邁出迄今爲止最大的一步——在曼哈頓下城開設一家分店。
此舉與庫迪咖啡的做法如出一轍,後者剛剛在布魯克林開設了分店。庫迪咖啡是由瑞幸咖啡前高管於2022年創立的,其在中國和國際市場發展迅速,目前在東南亞和迪拜等地都有門店。
“從文化角度來看,紐約或許是國際品牌擴張的最佳試驗場,尤其是對中國品牌而言。”伯恩斯坦公司高級分析師達尼洛·加久洛說。他指出,這座城市具有多元性和龐大的年輕消費羣體,“但紐約也是飽和度最高、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之一”。
報道稱,中國連鎖咖啡店將較低的價格與獨特的口味相結合,這些口味往往模糊了咖啡和珍珠奶茶的界限——這會讓純粹主義者難以接受,但在中國卻非常受歡迎。瑞幸咖啡稱,其與中國知名的白酒製造商茅臺合作研發的醬香拿鐵在2023年上市首日就售出了超過540萬杯,銷售額超過1370萬美元。僅在2024年,該公司就推出了119款新品。
瑞幸咖啡的業務圍繞科技打造,讓中國消費者可以通過普遍使用的微信訂購外賣,以高效率取代傳統的咖啡館體驗。該公司還在中國擁有大型咖啡烘焙基地,以降低成本。
報道表示,問題在於,這種模式在美國是否可行。
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郭謹一之前表示,公司計劃採用靈活和本地化的定製模式穩步拓展海外業務。在中國的增長放緩和激烈競爭迫使企業紛紛尋求海外發展機會。
從電動汽車製造商到外賣平臺,中國大型企業通常遵循一個熟悉的策略:燒錢,搶佔市場份額,之後再考慮盈利。這有助於它們快速增長,但也可能會激怒全球競爭對手。
星巴克9日宣佈,今年夏天會在中國將數十款飲品的價格下調。這是中國市場競爭加劇的最新跡象。
在紐約,庫迪咖啡向首次下載其應用程序的顧客出售99美分的飲品。分析師估計,瑞幸咖啡和庫迪咖啡在美國的價格仍將低於星巴克,但差距將小於在中國的差距。
博聖軒諮詢公司中國戰略總監艾莉森·馬爾姆斯滕表示,曼哈頓或許與中國各大城市一樣注重效率,但企業在那裡要支付紐約的工資水平,還可能需要接受更多的付款方式,這無疑會增加成本。她還說,對中國企業加徵的關稅可能會進一步削弱其供應鏈優勢。
“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導致價格上漲。”馬爾姆斯滕說。
如果瑞幸咖啡在紐約的首秀取得成功,該公司可能會進一步拓展海外業務。喜茶——以在茶飲上添加芝士奶蓋而聞名的中國連鎖店——於2023年底登陸紐約,此後又將業務擴展到波士頓、西雅圖和洛杉磯等地。
馬爾姆斯滕說,儘管華盛頓和北京之間存在緊張關係,但年輕一代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往往與老一輩不同,老一輩美國人可能會認爲中國產品通常質量較差。而對於面臨着從食品雜貨到咖啡豆等各種成本上漲的紐約人,中國連鎖店提供的廉價咖啡可能會具有吸引力。
不過,分析人士說,利潤微薄的咖啡店需要擴大銷量。這就意味着要吸引更廣泛的顧客羣體。
“如果這隻被當作一次旅遊觀光或異域風情的嘗試,那它就不會成爲你日常消費的一部分,也不會成爲你每天早晨必做的事。”伯恩斯坦公司的加久洛說。(編譯/王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