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零售業力抗關稅「1奇招」 2物仍難逃漲價

面對關稅壓力升高與全國品牌商品漲價潮,美國零售業掀起一波強化自有品牌風潮。(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在關稅壓力與品牌商品漲價雙重夾擊下,美國零售業紛紛使出「自有品牌」這一奇招,不僅成功拉攏消費者、穩住價格,甚至帶動銷售逆勢成長。然而在全面抗漲的同時,巧克力與咖啡這兩大品類卻仍難逃價格上升命運

根據《Axios》報導,隨着關稅可能導致全國品牌(national brands)價格上漲,自有品牌商品的受歡迎程度也迅速提升。市場研究機構GlobalData董事總經理桑德斯(Neil Saunders)指出,自有品牌的成長速度快於整體零售業,「部分原因是消費者轉向自有品牌能節省開支,這股趨勢已持續一段時間,若關稅進一步推高價格,轉變速度將更快。」

如今的自有品牌不再是過去的廉價仿冒品。市場研究公司Circana全球執行副總裁暨首席產業顧問懷亞特(Sally Lyons Wyatt)表示,自有品牌已成爲許多零售商吸引顧客的「目的性商品」。她指出,自有品牌商品價格平均比全國品牌便宜20%,根據市調機構Numerator的《自有品牌認知報告》,這一價格差距自2019年以來已擴大38%。

儘管自有品牌同樣可能受到關稅影響,但大型零售商因擁有更強的供應鏈掌控力與議價能力,得以有效緩解成本壓力。沃爾瑪執行長麥米倫(Doug McMillon)表示,「我們對自有品牌的發展具有更多可見性與控制權,自有品牌仍是我們向顧客展現超值的一大方式。」

好市多(Costco)亦積極推進自有品牌策略,不斷爲旗下Kirkland Signature品牌推出新品。執行長Vachris在5月29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中指出,該品牌銷售增長已超越公司整體營收,「在消費者不確定性上升的時代,我們的Kirkland品牌正好提供高品質與高價值的商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折扣超市Aldi。該公司90%的商品皆爲自有品牌,遠高於業界平均。Aldi首席商務官派頓(Scott Patton)。強調:「沒人能做到90%自有品牌。如果你賣的是全國品牌,就得接受品牌方的定價;而我們則能自行掌控,自有品牌就是我們的差異化利器。」

Aldi的商品組合中僅約4%受到關稅影響,儘管部分產品仍來自海外,如智利葡萄酒,但公司不會將關稅直接轉嫁給消費者。他強調:「我們確實有一些全球採購的商品,這並不代表會讓消費者負擔關稅成本。」

爲協助消費者度過高物價壓力,Aldi於本週四宣佈下調超過400項商品價格,約佔店內品項的25%。降價品項涵蓋蔬果、肋排、草飼牛絞肉、洋芋片、麪包、優格、冷凍食品等,消費者可透過紅色價籤辨識降價商品。

不過派頓也坦言,巧克力與咖啡兩大品類仍面臨漲價壓力。同樣地,好市多財務長Millerchip亦指出,該公司正持續推動在地製造,藉以降低成本。他舉例說,Kirkland品牌的2公升有機初榨橄欖油,價格已從24.99美元降至18.39美元。

隨着全球供應鏈持續波動,自有品牌正成爲零售商穩定營運與維繫顧客忠誠度的關鍵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