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巨頭提價應對高關稅,特朗普威脅沃爾瑪“不許漲價”,美國消費者信心斷崖式下跌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蕭達 王逸】在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宣佈將大幅提價以應對關稅後,美國總統特朗普17日在社交平臺上發帖對其猛烈抨擊。他威脅沃爾瑪“應立即停止將價格上漲歸咎於關稅”,並要求該公司“吞下(指自行吸收)這些關稅”。實際上,沃爾瑪並非率先宣佈漲價的公司,許多美國公司都已經宣佈或考慮宣佈產品漲價。關稅引發的通脹擔憂嚴重打擊了民衆的消費信心。美國16日公佈最新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下有記錄以來的倒數第二低值。同一天,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宣佈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最高的Aaa下調至Aa1,標誌着三大國際評級機構全部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降至3A級以下。美國人的“信心”和美國的“信用”爲何突然下降?許多美國經濟學者和媒體認爲,這顯示出美國普通家庭和經濟界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正在加重,根本原因在於美國政府將短期政治利益凌駕於長期經濟健康之上。有美國媒體稱,如果連以低價爲核心的零售巨頭都難以維持低價承諾,號稱“全球最大”的美國消費市場可能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

“價格上漲幅度和速度將前所未有”

當地時間17日,特朗普在社交平臺“真實社交”上發帖猛烈抨擊沃爾瑪,稱這家零售巨頭應該自行承擔關稅造成的額外成本。“沃爾瑪應立即停止將價格上漲歸咎於關稅。去年沃爾瑪賺了數十億美元,遠超預期。”他還要求沃爾瑪“吞下這些關稅,不要將其轉嫁給消費者。我會一直盯着,你們的顧客也會盯着看!!!”

路透社17日稱,特朗普這一言論是對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早些時候漲價聲明的迴應。15日,沃爾瑪在發佈季度財報的同時,向市場發出了一個明確信號:關稅引發的價格上漲即將來襲。沃爾瑪首席財務官雷尼在接受CNBC採訪時警告稱,由關稅引發的價格上漲預計將很快波及貨架上的所有商品,公司將從本月開始上調商品價格。他直言:“價格上漲的幅度和速度將前所未有。”他稱,儘管有90天的“暫緩期”,美國降低了對中國和其他國家商品的關稅稅率,但許多進口商品目前仍有30%以上的關稅,“它們還是太高了”,“你很可能會看到兩位數的價格上漲”。

CNBC稱,作爲零售業巨頭及美國最大的食品和雜貨銷售商,沃爾瑪被視爲衡量零售業和美國消費市場健康狀況的風向標。沃爾瑪在美國擁有超過4600家門店,其商品來自加拿大、中國、印度、墨西哥和越南等世界各國。路透社稱,90%的美國人居住在距沃爾瑪門店16公里的範圍內,他們每週都會去沃爾瑪超市購物或在該公司網上下單。關稅導致的漲價將給絕大多數普通美國人帶來沉重負擔。

事實上,沃爾瑪並非率先宣佈漲價的公司,不少美國公司已經宣佈漲價計劃。芭比娃娃的製造商美泰公司本月早些時候宣佈將提高玩具價格;微軟公司稱已經提高Xbox遊戲機和部分其他產品零售價;福特公司上週宣佈將提高旗下三款暢銷車型的汽車價格。

美國Axios新聞網站稱,如果以低價爲核心的零售巨頭沃爾瑪都在提價,這解釋了爲什麼其他廠商將會跟進。

“信心”和“信用”雙雙下降

美聯社17日稱,特朗普提高進口關稅的同時,試圖向持懷疑態度的支持者和民衆保證,美國關稅將主要由外國生產商和美國零售商承擔,不會給消費者帶來負擔。大多數經濟分析人士對這些說法深表懷疑,並警告關稅將加劇通脹,打擊消費者的信心。報道稱,密歇根大學16日公佈的美國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50.8,連續第五個月下降,創下自2022年6月以來的最低紀錄,這也是美國該指數有記錄以來的倒數第二低值。

報道稱,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自2025年1月以來,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跌去了約30%。美聯社將該指數今年以來的斷崖式下跌歸因於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這一數據顯示在美國政府推行的貿易政策衝擊下,美國家庭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正在加重。

16日當天,美國政府還收到另一個壞消息。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當天宣佈,由於美國政府債務和利息支付比例增加,該機構決定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1。穆迪指出,在未來十年,預計政府財政赤字會繼續增加,持續的鉅額赤字將推高美國政府的債務和利息負擔。穆迪預計,到2035年,聯邦政府僅利息支付就將佔全部收入的30%,高於2024年的約18%和2021年的9%。

對於穆迪宣佈美國主權信用降級,白宮發言人德賽反擊稱,拜登政府此前的“過度支出”纔是債務危機的根源。白宮通訊主任史蒂文·張在社交平臺上點名批評穆迪首席經濟學家贊迪曾是奧巴馬的顧問,是一個“反特朗普人士”,其分析“毫無可信度”。

不過,美國金融市場仍對穆迪的決定反應激烈:10 年期美債收益率在宣佈後立即跳升至 4.49%。據報道,國債收益率每上升 0.5 個百分點,美國每年需多支付1850億美元利息。企業和個人貸款成本也會水漲船高,將進一步抑制消費和投資。國際投資者可能加速拋售美債。彭博社稱,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舉動令人對美國全球最高主權信用地位產生懷疑。

雖然美國債務是一個長期問題,但是許多經濟學者認爲,近期美國實施的激進關稅政策損害了產業發展和金融穩定,加大了美國經濟下行的風險,最終將推高債務償付風險,對美國主權信用水平造成負面影響。穆迪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其反覆無常的關稅政策和支出監管放鬆加劇了財政風險。

實際上,美國人的“信心”和美國的“信用”同時下降,展現出當下美國經濟現狀,美聯儲此前曾多次發出預警。美聯儲理事邁克爾·巴爾日前稱,美國關稅政策可能會在今年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上升,並引發失業率上升,美國可能會陷入困境。4月30日,美國商務部宣佈一季度GDP環比(按年率計算)萎縮0.3%,爲3年來首次負增長。CNBC稱,一個高通脹、高失業率和經濟增長放緩同時疊加的滯脹風險已迫在眉睫。

多方對美談判越發強硬

儘管關稅可能引發國內通脹大幅上升,美國政府仍堅持其單邊政策。據美國“政治新聞網”報道,特朗普16日稱,由於無法和150多個國家一一展開談判並達成協議,美國將向一些國家發出信函,單方面宣佈徵收新的關稅稅率。特朗普沒有具體說明哪些國家會收到信函,哪些國家仍有機會進行談判。目前也不清楚新的關稅是按照美方4月公佈的稅率徵收,還是會進行調整。報道稱,這是特朗普首次公開承認在90天暫緩期內與數十個國家達成貿易協議的目標“不切實際”。英國《衛報》稱,這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缺乏同時與衆多國家進行談判的能力,可能也意味着特朗普將轉而推行強硬的關稅條款。

不過,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對與美國關稅談判表態越來越強硬。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多名歐盟國家官員稱,歐盟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正在取得進展,歐盟尋求達成一項關稅降幅大於英美和中美之間的貿易協定。有歐盟官員指出,美國對英國和中國開出的條件不足以令歐洲滿意,歐盟從上述談判中學到了一點,那就是不要急於行動。瑞典對外援助與外貿大臣杜薩強硬表示,如果歐盟只能獲得與美英協議同等的條件,美國就等着歐盟報復吧。

彭博社18日稱,當天正在布魯塞爾訪問的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表示,澳大利亞支持“公平和自由的貿易”。《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稱,阿爾巴尼斯將於下月與特朗普舉行首次面對面會談,關稅將成爲會談的主要議題。報道稱,預計美國將向堪培拉施壓,要求其削弱與中國的貿易和經濟聯繫。不過,澳貿易部長法瑞爾日前罕見地公開反駁稱,澳大利亞將抵制美方在貿易問題上要求聯手對付北京的壓力。據報道,法瑞爾表示,對澳大利亞而言,對華貿易要比對美貿易“重要10倍”。“我們不想減少與中國的貿易往來,而是希望與中國開展更多的貿易往來。”他說,“我們將根據我們的國家利益,而不是根據美國人可能想要或不想要什麼,來決定如何繼續與中國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