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的iPhone,多少錢?
開個腦洞,如果iPhone真的由美國製造,價格可能高得離譜。
週五,特朗普再度喊話蘋果“遷回美國”,引發市場軒然大波。他在Truth Social上發帖稱,他早就告訴蘋果CEO蒂姆·庫克希望他在“美國銷售的iPhone將在美國製造和生產”,否則,“蘋果必須向美國支付至少25%的關稅。”
根據華爾街分析師預測,如果特朗普政府堅持將iPhone生產線遷回美國,"美國製造"的iPhone價格將飆升至少25%,甚至可能高達3500美元——比當前價格高出190%。
這將直接衝擊蘋果產品需求和美國消費者錢包,同時加劇通脹壓力,對投資者和科技股估值產生深遠影響。
美國製造iPhone的代價:價格翻倍、競爭力崩塌
據CNBC報道,美國銀行分析師Wamsi Mohan週四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目前售價1199美元的iPhone 16 Pro,僅考慮勞動力成本這一項,若在美國生產就將增加25%,使其售價飆升至約1500美元。
而Wedbush分析師Dan Ives的估計更爲悲觀,他認爲美國製造的iPhone價格將高達3500美元,且蘋果需要在三年內投入300億美元才能將僅10%的供應鏈轉移到美國。
當年奧巴馬總統曾向已故蘋果CEO史蒂夫·喬布斯詢問將iPhone在美國製造的可能性,喬布斯的回答直截了當:"那些工作不會回來。"
中國製造的不可替代性:勞動力、供應鏈與專業技能
分析師和行業觀察家普遍認爲,"美國製造"的iPhone幾乎不可能實現。
"這根本不可能在徵收關稅的時間框架內將製造業轉移到美國,這完全是癡人說夢,"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總監Jeff Fieldhack如是說。
問題的核心在於勞動力成本與規模。根據《南華早報》報道,在亞洲,iPhone製造工人的時薪約爲3.63美元。相比之下,加利福尼亞州的最低工資爲每小時16.50美元。
Mohan分析師估計,在美國組裝和測試一部iPhone的勞動力成本將達到200美元,遠高於亞洲的40美元。
專業技能短缺:美國缺乏"足球場"規模的工程師
蘋果CEO蒂姆·庫克曾在2017年的一次採訪中指出,美國工人缺乏必要的技能,尤其是工程師。"原因在於一個地區的技能數量和類型,"庫克解釋道,"在中國,工程師開個會可以填滿多個足球場,但在美國,連一個足球場都很難填滿。"
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案例已經證明了這一挑戰。2017年,特朗普宣佈富士康將在威斯康星州投資100億美元建廠。儘管該項目承諾創造13,000個就業崗位,但最終只創造了1,454個工作崗位,且該工廠主要生產口罩,與電子產品無關。
全球供應鏈的複雜性:組件依賴亞洲生產
即使iPhone能在美國組裝,其大部分零部件仍來自世界各地,這些地區都已被美國徵收關稅。iPhone中的處理器由臺灣台積電製造,顯示屏由韓國LG或三星等公司生產,而大多數其他組件則在中國製造。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目前半導體等iPhone中最有價值的部件暫時免徵關稅。但如果特朗普的暫停期(週三宣佈的90天關稅暫停)結束,Mohan預計,由於關稅和勞動力成本增加,美國製造的iPhone 16 Pro Max價格將上漲91%。
"雖然將最終組裝轉移到美國可能是可行的,但轉移整個iPhone供應鏈將是一項更大的工程,可能需要很多年,甚至根本不可能,"Mohan在報告中寫道。
庫克的策略:小規模生產換取關稅豁免
與喬布斯不同,庫克沒有完全拒絕美國製造的想法。相反,他選擇與特朗普保持接觸,包括參加其就職典禮。蘋果還宣佈將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包括在休斯頓進行一些AI服務器生產。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這一策略奏效了。儘管特朗普談論美國製造的iPhone和蘋果在美國建廠,但該科技公司成功獲得了許多在亞洲製造產品的臨時豁免,這意味着蘋果不必爲iPhone等重要設備支付關稅。
據摩根士丹利分析師Erik Woodring預測,在全面承諾生產美國製造iPhone之前,蘋果可能會在美國生產一些低產量產品或配件來爭取關稅豁免,"考慮到我們現在知道特朗普政府願意談判,我們不會感到驚訝,如果蘋果承諾在美國進行一些小規模生產(HomePod?AirTags?),類似於其2019年9月承諾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製造新Mac Pro,以爭取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