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線長約多數沒罰則 今年實收運價多寡看以哈與美國關稅發展
▲美國商務日報3月初的越太平洋線海運研討會(TPM)可以看出今年運費走向;圖爲去年會議現場(圖/業者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農曆年前國內超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向ETtoday透露,韓國三星、LG與美國威名百貨美國線長約是從元月起算,這三家超大型直客今年美西線新長約價每大箱(40呎櫃)籤2500美元,較去年長約價高出約66%,但年後以哈停火與美國關稅政策都有新進展,市場發展對貨櫃船公司不利,該負責人指出,現在的長約多數沒有罰則,修改合約或給特別運價都有可能。
另多數託運人(包括攬貨公司)的長約都是4月底到期,長約價一般會以超大型直客籤的價格加2到3百美元來籤,但是估計到了4月下半月如果以哈停火第二階段的撤軍協議有結果且順利進行,美國關稅政策也影響到市場貨量,長約價就有可能往下拉,大型直客已籤的長約價也可能修約,或是逐季給特別運價。
該大型攬貨公司認爲,紅海危機有可能在今年3月就解除,加上市場前景並不看好,如果第一季市場很淡,第二季船公司就會給出特別價,特別價有可能僅約1800美元。
未來兩週船公司會積極調查客戶接單狀況,做爲後續談判長約參考,另美國商務日報一年一度的越太平洋線海運研討會(TPM24),3月2日至5日將在美國加州長灘召開,該會議被視爲海運公司與美國線託運人就新合同進行談判的起跑槍,美國超大型百貨連鎖與進口商都會派員出席會議,會期內的聯誼與談判活動,就會知道超大型直客年度合約價大約簽在多少,大型直客與一般直客長約價就會往上加。
另一家超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認爲,今年美西線長約價不會超過2000美元,三星那樣的大直客應該最後可以簽到1700-1800美元長約,而船公司透過聯盟組織進行共同減班穩定運價,市場運價估計可維持在獲利水平之上。
這家負責人指出,去年美西線雖簽在1500美元上下,但實際沒看到1500美元的價格,因爲紅海危機與美東罷工可能,市場實收運價高漲,船公司開徵旺季附加費,另採取長約與現貨配比方式收費,今年如果市場不好,大直客會找攬貨公司以低價拿艙位,即使是有罰則的長約,船公司考慮與客戶後續來往,多半也不會動用罰則。
會有罰則的合約是所謂"NAME ACCOUNT"合約,是針對託運人而制定的特定的長約價,給的價格會很低,但會限定一年至少要委運多少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