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電商市場估成長15.5% 美國線在取消關稅豁免前價量回升
▲美國預計9月1日取消關稅豁免,目前有看到價量回溫。(圖/桃機公司)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總部設在英國的物流行業市場研究解決方案供應商Ti Insight指出,儘管美國計劃取消對800美元以下包裹的關稅豁免,估計全球電子商務和電子履行市場將在2025年增長15.5%。國內大型航空貨運承攬業者指出,目前美國關稅豁免取消時間訂在9月1日,市場貨量與運價都有回溫,但因美國海關嚴查貨物低報價值,回溫速度緩慢。
Ti Insight預估亞太地區的增長速度略快於北美或歐洲,自2020年以來增長了11%,而北美增長了10%,歐洲增長了8%。航空貨運承攬業則估計,今年電商成長主要出現在歐洲、非洲、中南美與東南亞。
Ti表示,自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後的收縮以來,市場已經恢復了急劇上升的軌跡,2024年,該市場的價值爲5219億歐元(約5690億美元),是2019年疫情爆發前市值的兩倍,與2023年的水準相比增長了13.6%。
攬貨業指出,美國預計9月1日適當的系統到位,會開始取消關稅豁免,不過電商平臺更關心的是清關模式的變更,原T86清關模式,當天可放貨,改用T11,放貨時間要7天,不但加高成本,每筆手續費自8-12美元提高到50美元,加上關稅提高,各項成本的上漲,最後帶來的就是通膨問題,讓人爲後市擔憂。
目前臺灣到美西每公斤運價約新臺幣220元,較3月中提高一成,34元油料附加費外加,大陸市場全包價約38元人民幣(約新臺幣171元),大陸的運價水平低於臺灣,但高於2月間的超低運價,當時因川普宣佈取消關稅豁免,攬貨公司的包機因爲缺貨,航班出現所謂的「買貨價」,每公斤最低價僅收6元人民幣,以避免全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