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天才法案通過 傳統金融機構 加入穩定幣戰局

穩定幣在全球支付與結算領域應用也出現顯著成長,根據Visa的穩定幣儀表板(排除機器人與非自然交易)顯示,今年5月交易量創新高、達7,490億美元。圖/美聯社

穩定幣領域今年上半年成長顯著,截至6月總市值突破2,5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隨監管明朗化,特別是美國通過天才法案(GENIUS ACT)與歐盟實施MiCA爲代表,幣安研究院認爲,穩定幣越來越被視爲主流的支付、匯款與鏈上結算工具,也引發經濟學家質疑可能對銀行跨境金融造成衝擊。

幣安研究院報告指出,穩定幣總市值自去年12月約2,050億美元快速上升22%,截至今年6月已創下2,519億美元歷史新高,這波成長主要是散戶需求提升和機構活動。穩定幣在全球支付與結算領域應用也出現顯著成長,根據Visa的穩定幣儀表板(排除機器人與非自然交易)顯示,今年5月交易量創新高、達7,490億美元。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啓超表示,納入監管意味着國家機構介入,爲穩定幣的合法性背書,對於傳統金融機構而言,對抗這股潮流並不現實,若坐以待斃則日後恐難以競爭,因此可看到各大國際金融機構已開始投入資源,且目前區塊鏈技術對大衆仍相對陌生,由金融機構自行參與穩定幣市場將是明智之舉。

像是Visa積極與穩定幣發行商合作、摩根大發行自己的存款代幣JPMD,並提供鏈上支付解決方案,花旗銀行也考慮推出自己的穩定幣,顯示傳統金融機構正積極搶攻穩定幣生態圈這塊大餅,預期未來10~20年內,穩定幣將有重要的成長曲線。且穩定幣發行商也有融資需求,提供銀行新的商機。

在美國36州推出穩定幣跨境支付服務的奧丁丁集團幕僚長鍾定安強調,美國天才法案爲穩定幣提供清晰的監管框架,自今年5月起,觀察到每月都有雙位數的新增潛在客戶洽詢如何用穩定幣優化其業務,例如歐洲和中東的企業主正評估用USDC支付非洲移工的薪資,員工可藉此降低匯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