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歐盟敲定協議 避免毀滅性貿易戰 歡呼卻很少原因曝

美國總統川普27日在蘇格蘭,與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左四)達成貿易協議。(路透)

美國與歐盟達成貿易協定,避免了最壞情況的發生,一場破壞性,導致大量商品價格上漲、造成世界兩大經濟體成長放緩的全面貿易戰。這項框架協議讓雙方暫鬆一口氣,然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分析,對這份協議本身,卻鮮少有人振奮歡呼。

根據協議,多數歐洲商品進口到國將面臨15%關稅,這比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日實施的10%關稅還高,也遠高於川普上任前約1.2%的平均關稅,仍遠低於川普先前威脅若無法達成協議所祭出的高額關稅。

川普在5月下旬因與歐盟的談判不順,威脅祭出50%關稅。這讓歐洲談判代表錯愕,也促使歐洲領導人迅速行動,火速同意加速談判進程。川普對歐盟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特別欣賞。當她致電川普並承諾歐盟將「迅速且果斷地」採取行動後,川普態度軟化,隨即撤回關稅威脅,繼續談判。

然而,數月來雙方始終難以達成協議。爭論點包括:美方堅持對鋼鐵與鋁課徵高關稅、要對藥品課關稅,以及川普政府似乎準備對所有商品關稅地板價統一拉高至15%。由於談判代表無法在原定的7月9日截止日前完成協議,川普政府纔將對等關稅的生效日延後至8月1日。在距離期限只剩幾天時,川普訪問蘇格蘭並與範德賴恩會面,最終敲定了一份協議框架,儘管內容不明確、保留條件多,但對雙方來說已是一大解脫。

這項協議讓全球兩大經濟體成功避免一場可能重創經濟的貿易戰。美國曾揚言對歐洲祭出50%高關稅,而歐洲也準備採取報復性關稅,可能重創美國的關鍵產業。雙方似乎都對達成協議感到欣喜,但未加以慶祝。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歐洲中心高級主任佛萊克(Jörn Fleck)指出:「目前看來,美歐這段全球經濟中最大、最深的商業與投資關係,暫時避免一場自我毀滅性的貿易戰。」

然而,協議細節依然模糊。歐洲將對美國增加6000億美元投資,並承諾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美國能源產品。協議同時取消部分商品的關稅,包括飛機與飛機零件、學名藥、部分化學品與農產品等。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奧布斯特費爾(Maury Obstfeld)指出,許多投資其實已存在,而這份協議對於消除歐盟的非關稅壁壘,例如:川普政府過去強烈反對的加值稅與數位稅,幾乎沒幫助。他說:「這份協議裡有很多讓我感到困惑的地方。」

會計與顧問公司RSM首席經濟師布魯舒拉斯(Joe Brusuelas)認爲,這項協議無助於促進貿易,只是對歐洲商品課徵新稅而已,「你會爲你的歐洲進口商品付出更多,就是這項協議的意義所在。」

範德賴恩表示,藥品包含在初步協議中,她也坦承川普最終可能還是對進口藥徵收更高關稅,可能會破壞這項協議。這項協議也對底特律汽車業帶來新衝擊。底特律車商曾反對川普政府與日本達成的類似協議。根據新協議,進口至美國的歐洲汽車關稅爲15%,遠低於美國汽車商若從墨西哥工廠進口所需支付的25%關稅。

儘管如此,對於辛苦談判的代表們來說,爲了全球經濟,有協議總比沒協議要好。布魯舒拉斯說:「我們避免了華盛頓與布魯塞爾之間一來一往,可能延伸到更重要的服務業領域的報復行動。」CNN指出,接下來纔是難關:釐清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