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貿易協議 美將陸續敲定
國際熱門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24日出席東南亞國協(ASEAN)10國經濟部長會議時表示,美國預計在未來數月內與更多東南亞國家敲定貿易協議,以應對美國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帶來的挑戰。
外媒報導,葛里爾指出,川普和他爲這些貿易協議所做的努力感到驕傲,預期在未來數月甚至數週內與部分國家敲定協議。這是美國8月實施對等關稅以來,東協與美國雙方高層首次會晤。
東南亞大部分國家對美國的關稅面臨19%至20%稅率,寮國和緬甸被課徵40%高稅率,新加坡則享有10%較低關稅。葛里爾表示,與各國關稅談判進展順利,部分協議已宣佈,其餘將陸續敲定。
美國聲稱已與印尼和越南就關稅達成協議,但兩國表示仍在敲定條款。越南作爲全球對美第6大出口國,面臨因20%關稅導致每年損失250億美元的風險,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估計這將使越南成爲該地區受衝擊最嚴重經濟體。
東協經濟部長23日聯合聲明中,對關稅環境「不利影響和不確定性」表示關切,警告2025年下半年區域貿易將因年初出口提前裝運效應消退而放緩。標準普爾全球評級23日報告顯示,東南亞經濟體2025年成長預期將放緩0.4個百分點至平均4.5%,2026年也預期略低於趨勢成長,主要受美國關稅衝擊。
葛里爾強調美國歡迎與東協貿易,但必須「平衡和互惠」。他表示:「我們相信雙方利益在許多領域一致,可共同爲全球貿易體系帶來互惠平衡。」
川普上月宣佈將對半導體設定約100%關稅,但不適用於在美製造或承諾設廠的公司。這對以半導體爲經濟支柱的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構成挑戰,可能促使東協採取更統一立場。
東南亞在面對關稅時表現出人意料地強韌,促使一些經濟學家上調成長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