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英案爲藍圖! 白宮:本週將陸續宣佈24項貿易協議

▲川普與施凱爾在白宮會面,目前雙方已達成貿易協議。(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先前宣佈的對等關稅緩衝期即將在7月初到期,全球各國爭相搶在期限前與美國達成協議,以爭取較低稅率。白宮國家經濟會議(NEC)主席哈塞特(Kevin Hassett)11日受訪時表示,目前美方推動的24項貿易協議,有許多都是以美英協議爲「藍圖」,本週內還將公佈更多成果。

哈塞特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透露,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與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目前正積極協商約24項貿易協議,他形容這些協議在架構上與美英達成的協議相似,但也強調每一項協議都是針對不同國家量身打造。

「每個國家過去對我們做錯的事都不一樣,他們關注的議題也不同。」哈塞特舉例指出,在美英協議中,英方特別重視汽車議題,最後決定設立進口配額,而美方則爭取到英國首度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有利美國農業發展。

他也透露,川普親自打給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讓原本已具代表性的協議更上層樓,英國額外承諾採購價值達10億美元(約新臺幣301億元)的美國產品。哈塞特笑稱:「看來,每一項協議的最後一通電話,都會是總統親自撥的。」

川普日前宣佈,與英國完成第一項貿易協議,爲推動全球貿易談判開了第一槍。原訂4月9日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也在川普下令下,針對超過75個國家暫緩課徵高額關稅90天,改爲徵收10%的基礎關稅。隨着緩衝期逼近,多國近期陸續派團赴美磋商,希望降低未來面臨的稅率壓力。

至於外界關注的美中談判進度,雙方官員本週在瑞士舉行爲期兩天的協商,白宮強調會談「已有實質進展」,但具體細節仍未公開。而臺美之間的實體談判首輪已在本月1日落幕,未來協商發展備受各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