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運業警告通脹捲土重來:客戶稱產品成本已環比上漲250%

財聯社5月7日訊(編輯 馬蘭)美聯儲即將在北京時間週四凌晨公佈最新的利率決議,由於擔心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將引發更大的通脹壓力,市場共識美聯儲幾乎不可能提出降息。

一些從事航運的人士對通脹尤其擔憂。美國洛杉磯港執行董事Gene Seroka週二指出,洛杉磯港原本預計5月份將有80艘船隻抵達,但其中20%已被取消,且客戶還取消了6月份的13個航次。

Seroka警告,本週該港口的貨運量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約35%,而目前進港船隻從中國進口的貨物下降了50%以上,零售商和進口商向他透露,這些產品的成本較上個月上漲了約2.5倍。

他強調,現在進港的貨船已經是上個月白宮針對中國及其他國家徵收關稅後的第一批受影響貨船,這是貨船數量下降的直接原因。許多進口商取消了訂單,因爲他們不願意支付高額的關稅。

物流和貨運代理公司Flexport的首席執行官Ryan Peterson則指出,集裝箱數量減少60%,意味着到貨量減少60%。美國商店庫存售罄只是時間問題,之後就會出現短缺,然後價格就會上漲。

通脹魔咒

美國通脹在3月錄得下降,從2月的2.8%降至2.4%,部分原因在於汽油價格下降。然而,這一滯後性的數據無法準確反映美國經濟當下的變化。

穆迪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表示,消費者應該抓緊享受這些低價,這些價格不會持續太久,在接下來的幾周和幾個月裡很快就會消失。

汽油價格下降一方面與季節性調整有關,另一方面則因爲美國經濟放緩抑制了需求,加上歐佩克+同意增產導致了供應過多。但Zandi強調,油價不會長期大幅下跌,因爲其將導致石油生產商因利潤太薄而減產。

此外,能源價格下跌也推動了運輸行業價格的下跌,進而影響到了其他行業。但這種通脹下降的趨勢很快就將被商品不足而打破。

美國零售聯合會的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下半年美國進口量將同比下降至少20%。來自中國的進口量降幅將更爲顯著,據摩根大通預計,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量將下降75%至80%。

Peterson警告,如果貿易爭端再持續幾周,零售商就會賣完庫存,那麼到夏天美國就會出現商品短缺和貨架空置的情況。

Nationwide經濟學家Daniel Vielhaber指出,企業在第一季度提前訂購了一批商品,以應對4月2日的美國國慶節。然而,隨着新關稅的實施,他預計通脹將進一步上升,這將給美國本已放緩的消費活動和經濟增長帶來更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