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戰衝擊桃園企業 7成盼政府紓困
美國調高關稅、匯率波動衝擊產業,桃園市經發局統計,桃園6大產業約7千家廠商受影響,又以汽車零組件、金屬製品業受災最慘,問卷進一步調查,逾7成業者希望政府協助財務紓困。市府強調正着手轉介貸款需求、產業煉重組等,減緩衝擊。
桃園爲全臺第一大工業重鎮,桃園市經濟發展局依據國內前30大銷美產品類別進行分析,桃園包含電腦電子、電子零組件、汽車零組件、金屬製品、電力設備、機械設備6大產業受美國關稅政策首當其衝,受影響廠商約7000家,相關從業人數多達30萬人。
經發局今年中委託工研院進行「近期外部變化對桃園廠商之影響研析」,共回收1800多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今年第二季多達66%廠商訂單已有減少;68%廠商對於在桃園擴產持觀望態度;33%廠商評估轉往海外投資,藉此分散風險。
多名民代近日在議會質詢,關切市府因應關稅衝擊的最新情形,市議員陳韋曄、張曉昀等人要求市府提供專案融資貸款與利息補貼,並掌握後續過件狀況;市議員黃敬平也提及立院通過韌性特別預算案,市府應精準對接,穩住企業營運與勞工就業。
經發局綜合企劃科指出,由於中央相關貸款利率2.2%比桃園方案低,今年已轉介270多件至中央,另在產業鏈重組方面,近期協助業者赴中東尋覓設廠或探詢投資機會等,另智慧產業學院正輔導59家業者撰寫企劃書,希望爭取1案500萬元的計劃補助。
經發局長張誠強調,企業期待紓困之餘,也憂心人才流失,員工安定是市府關注的重點,將進一步檢視韌性特別預算案內容,積極協助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