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巨大發暫扣令 人權團體示警:歐盟恐比照處理
勞動部表示,將秉持保障勞工權益的立場,儘快協同地方政府入廠進行實地瞭解,以釐清美方所指涉議題。(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24日指出,捷安特自行車製造商巨大生產線涉及強迫勞動,對巨大發布「暫扣令」,人權團體表示,不止美國有暫扣令相關規定,許多歐盟國家也有類似作法,如果臺灣政府及企業還不改善,未來恐怕歐洲市場也無法進入。
國外調查記者Peter Bengtsen近日發佈調查中不止揭露GIANT也提及Merida、Maxxis等自行車相關供應鏈,還有Chin Poon、U.D. Electronic、Pegavision、Topview、Axiomtek等電子廠,Kuozui Motors(豐田)、Lioho、Iron Force等汽車零組件製造商,甚至連桃園機場第三航廈也被點名涉及移工強迫勞動,移工爲了來臺工作要繳交上看6700美金的費用。
臺灣人權促進會研究員施逸翔表示,之前美國針對我國發出暫扣令多爲遠洋漁船,此次爲首度針對製造業發出暫扣令,也是對我國製造業及政府巨大警訊,他指出,如原本要在去年年底推出的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劃2.0,但一直延宕至今仍未推出,且經濟部甚至不願推動相關法制。
施逸翔提及,有暫扣令制度不止美國,歐盟許多國也有相關法令,恐怕不止美國市場,歐盟市場恐怕也會受影響。
桃園市羣衆協會主任汪英達說,巨大移工不是個案,臺灣的移工普遍面臨類似處境,此次事件顯現政府長期縱容,讓資方及仲介長期剝削移工,若不改善未來恐怕會失去美國及歐洲2大市場,提醒政府應立即依國際勞工組織(ILO)的規範訂定公平聘僱指引。
勞動部表示,將秉持保障勞工權益的立場,儘快協同地方政府入廠進行實地瞭解,以釐清美方所指涉議題,也會和經濟部共同合作,積極協助巨大公司提出改善方案與實質提升勞動權益,以及早解決被指涉強迫勞動問題,保障相關勞工應有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