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營收4-5% 巨大爭取美撤銷暫扣令
臺灣自行車品牌「捷安特」的製造商巨大公司,被美國海關直指生產線涉及強迫勞動,對巨大發布「暫扣令」。(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自行車品牌「捷安特」的製造商巨大公司,被美國海關直指生產線涉及強迫勞動,對巨大發布「暫扣令」。自行車產業新聞網站Bicycle Retailer報導,若巨大無法舉證產品沒有強迫勞動情形,「暫扣令」可能會升級爲「正式裁定」,屆時將強制沒收產品。
巨大則迴應,將爭取撤銷暫扣令並啓動應變方案。供應鏈傳出,因巨大表態拒絕赴美設廠,才被修理。
巨大25日澄清,僅臺灣製造、出口美國的產品受影響,其他市場銷售不受波及,但短期內美國出貨恐延遲、查扣或退運,對合並營收影響約4%至5%。受此衝擊,巨大股價昨日開盤爆量重挫逾9%,最低至91.5元,失守百元大關,終場跌幅收斂,收在99.9元。
經濟部長龔明鑫說,巨大有來聯絡,會代爲聯繫美方,讓業者有說明機會,也已和勞動部溝通,將普遍性檢視所有產業情況,在生產過程中保障員工安全。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24日指,暫扣令發佈後,CBP將扣留巨大自行車、零件及配件,進口商得尋求銷燬或再出口貨物,或證明貨物合乎規定。聲明稱,CBP在調查巨大時,確認存有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所列的5項強迫勞動指標,包括濫用弱勢地位、惡劣工作與生活條件、抵債勞役(debt bondage,簡稱債役)、扣留薪資以及過度加班。
過去數年間,丹麥調查記者班岑(Peter Bengtsen)及其團隊針對臺灣製造商僱用的移工進行逾200次訪談,訪談內容刊登於法媒《世界外交》(Le Monde Diplomatique)。班岑的相關文章3月登上美國勞工部官網。
班岑2月在《世界外交》發表調查報導,引述巨大等臺灣自行車廠的外籍移工說法,指出移工先在母國支付高達5500美元,才能獲得在臺廠的工作機會,部分移工表示,到臺灣後還得向臺灣仲介支付相當於2個月薪資的仲介費,並指美利達、正新、順捷等其他自行車廠也有同樣情形。
巨大則迴應,始終秉持尊重人權與保障勞動條件的核心價值,去年底完成員工宿舍優化,今年起全面推動零招聘費政策,所有新聘外籍員工招聘、仲介與政府費用,均由公司全額承擔,也已建立內部監督機制與第三方稽覈,落實盡職調查,會聯繫CBP提出申訴。(相關新聞刊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