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桃園汽車產業恐慘 張善政:對川普失望、將向AIT表達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天在市政會議前表示,桃園是全臺汽車生產重鎮,如果進口汽車變成零關稅,相關產業將承受不起。記者朱冠諭/攝影

臺美關稅談判進度備受關注,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天在市政會議前表示,桃園是全臺汽車生產重鎮,如果進口汽車變成零關稅,相關產業將承受不起;他對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表現感到失望,後續會在AIT處長到訪時親自表達態度,盼美方作風有所收斂。

張善政表示,關稅問題是一個相當嚴肅的課題,涉及兩個層面,一是美國對臺灣出口商品課徵關稅,可能影響臺灣產品競爭力;二是美國要求臺灣放寬進口關稅,可能衝擊國內產業。

張善政指出,2023年桃園出口產值達1.7兆元,其中95%以上集中在電腦及電子產品,由於電腦電子產品向來享有零關稅協議,目前不受美國20%關稅影響,這暫時是好消息,但美國232條款賦予總統基於國家安全考量課徵關稅的權力,目前正評估對電腦電子產品的關稅措施,「232條款一旦宣佈就沒有商議餘地,美國總統一句話講了就算了。」

張善政說,PCB印刷電路板目前已面臨20%關稅,相較於日韓的15%處於不利地位;針對媒體報導的談判內容,包括取消農漁產品關稅、汽車關稅,以及軍購達GDP 3%等,雖然經濟部澄清報導不完全正確,但參考日韓開放情況,幾乎可以說是全面失守。

張善政強調,若比照日韓模式大幅讓步,將影響國內五大產業,涉及營收1.2兆元、近7000家廠商及28萬就業人口,尤其桃園是全臺汽車生產重鎮,包括TOYOTA、國瑞、中華汽車等都設廠於此,在日韓汽車產業競爭力較強的情況下,如果進口汽車變成零關稅,桃園的汽車產業老實說承受不起、會非常悽慘。

張善政表示,他已要求市府各局處提前因應,包括指示勞動局關心無薪假及產業勞工狀況,農業局注意美國萊豬及萊克多巴胺議題,教育局要確保營養午餐安全,優先使用在地食材,衛生局則需建立食品流向追蹤機制,「要未雨綢繆,不要等正式宣佈開放纔開始做。」

張善政強調,地方政府與國家利益脣齒相依,不會因藍綠關係唱衰,後續美國AIT處長也即將來訪桃園,他將向對方表達,「要顧到兩邊友誼就要顧到我們的產業,當不能顧到產業時,友誼基礎也會受到妨礙」,他對川普上任後表現感到失望,「不是川普在白宮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希望駐臺代表能體會、反映臺灣民情,期盼美方在作風上有所收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