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持續走牛背後:美企正以創紀錄速度回購股票 但隱憂暗藏

財聯社8月11日訊(編輯 卞純)美國上市公司正以創紀錄的速度回購股票,這不僅提升了其自身的資產負債表,還推動了美國股市的上漲。

根據金融服務公司Birinyi Associates的數據,今年迄今爲止,美國企業已宣佈了價值9836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佳同期表現。2025年全年美國企業的總回購額預計將超過1.1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回購力度最大的美企包括科技巨頭蘋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而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摩根士丹利等大型銀行也引領了回購浪潮。

強勁的盈利增長以及減稅措施幫助企業充實了資金庫,同時推動股市擺脫了4月因關稅問題引發的暴跌行情,並助力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創下新高。

上市公司和投資者通常都對回購表示歡迎,因爲這種做法減少了可供交易的股票數量,推高了每股收益,往往會推高股價。

隱憂暗藏

企業高管們常常通過回購來表明,他們相信自家公司的股票被低估,並值得投資。

不過,在當前美股估值已經高企的情況下,企業加大回購的做法引發了爭議。一些分析師擔心,相對於投資工廠或派發股息等長期承諾,企業更傾向於回購,這表明隨着時間的推移,特朗普總統的貿易戰將拖累經濟增長。

圍繞貿易的混亂局面阻礙了許多企業的投資計劃,使得股票回購成爲企業利用現金流的一種更具吸引力的方式。

懷疑論者還表示,眼下公司傾向於在股價上漲時回購股票,而不是在股價相對便宜時回購,這使得回購成爲一種低效的現金利用方式。

7月份,隨着強勁的企業業績、一波貿易協議以及經濟復甦跡象推動美股創下歷史新高,回購公告激增。Birinyi的數據表示,美國企業上個月宣佈的回購總額達1656億美元,幾乎是2006年7月創下的877億美元的兩倍。

回購集中在大公司

回購尤其集中在大公司,規模最大的20家公司佔到回購總額的近一半。今年最大規模的回購授權來自大型科技公司,它們是人工智能熱潮的受益者。

今年5月,蘋果公司承諾投入高達1000億美元回購自家股票,同時警告稱關稅可能會使這其成本明顯增加。根據7月份公佈的季度業績,蘋果公司擁有363億美元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Alphabet今年早些時候宣佈了一項7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並報告擁有約210億美元的現金和等價物。

美國最大的幾家銀行也走在了回購浪潮的前沿。摩根大通7月份表示,該公司將回購價值500億美元的股票。美國銀行宣佈了4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摩根士丹利則重新授權了至多20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

一些分析人士認爲,銀行最近的大舉回購表明,經濟降溫並未影響美國人繼續消費和借貸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沃倫·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並未參與近期的回購熱潮。該公司本月早些時候透露,其在4月至6月期間沒有回購任何股票,這標誌着該公司連續第四個季度沒有回購股票。截至6月底,伯克希爾的現金儲備(包括等價物)已增至創紀錄的3440億美元。

總體而言,分析師預計,這波回購熱潮將提振已受穩健企業盈利提振的股市。“這對整體市場來說是個好兆頭,” Logan Capital Management的董事總經理Fitzpatrick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