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峰會秀場之後

(圖/路透)

川普和普丁的阿拉斯加峰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倉促決定的峰會,充滿了秀場的張力,完全符合川普的風格,但也給人時空錯置的恍惚。

川普在機場紅地毯迎接普丁,笑容滿面握着普丁的手。普丁帶着得意的微笑擡頭看了看天上,美國的軍機呼嘯而過。這是安克拉治的美軍基地,是最靠近俄羅斯,專門用來嚇阻俄國進攻的基地。頭上飛過的戰機是負責攔截俄羅斯軍機的戰機。而地下站的俄羅斯總統,是國際刑事法院通緝要逮捕的戰犯,如今卻是美國總統的座上賓。這個畫面能不讓人恍惚?

西方學者表示,美俄是世上擁有最多核子武器的兩國。這兩國又充滿敵意,他們的元首舉行峰會沒達成任何協議,在過去是會讓人擔心的,可是今天沒有協議反倒讓人鬆一口氣,這豈不又是一個諷刺?

在過去外交實務上,兩國元首見面都是底下做好前期準備,元首最後纔出來簽字。如果元首出訪最後空手而歸,一般都會被認爲是外交失敗。可是這次川普在去阿拉斯加之前就表示他是去聽聽普丁怎麼說的,去感覺一下有沒有和平的機會,並沒有預期要達成什麼協議。所以美國也沒輸。這和一般外交實踐大相逕庭。

對烏克蘭而言,這次峰會雖未獲邀上桌,但也暫時沒出現在「菜單」上。峰會的贏家應該是普丁。俄羅斯目前看起來是贏了一半,因爲成功閃過了美國要求俄烏停火的8月8日期限。峰會之後,俄國既沒承諾停火,美國也沒有再提對俄國的新制裁,或對買俄國石油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這是普丁的勝利。但普丁想藉峰會讓美俄關係與俄烏戰爭脫鉤並沒有成功。俄國也還沒能和美國一起指點世局,所以這次峰會也不是另一次雅爾達會議。

會前也有人擔心,就算不是雅爾達,但會不會是另一個慕尼黑?看起來也還不至於。1938年英國首相張伯倫在慕尼黑會議上同意將捷克的蘇臺德土地割給希特勒,結果不但沒換來和平,反而助長了希特勒征服歐洲的野心。可是今天普丁應該沒有繼續向歐洲其他國家進攻的實力。

也有人拿1905年日俄戰爭後,美國羅斯福總統介入調停,和這次相比,指出當時也是調停近乎破裂,最後一刻才達成協議,簽訂《朴茨茅斯條約》。所以這次阿拉斯加峰會只是調停過程的一部分,不能說是美國的失敗。

這種說法固然不錯,但也要看川普調停的興致有多高。2019年川普跟金正恩在河內舉行峰會後,發現解決朝核問題的機會不大,興致一下子就冷了下來,說停就停了。

如果俄烏無法做出最終的和平安排,國際上還有兩個例子可循。一是南北韓模式,停火但一直沒有和平條約。另一是像以色列佔領西岸一樣佔領烏東,但那只是「佔領區」,沒有正式兼併。

俄烏戰爭最後會走哪一條路解決?川普現在把問題丟給澤倫斯基。普丁能像太極拳推手一樣,把川普要俄國停火的壓力輕巧卸掉,澤倫斯基行嗎?就看他本週華府聽訓,川普會不會又突然端出菜單了。(作者爲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