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半導體關稅連環壓力…法人推演四劇本

市場傳出美國政府正考慮要求晶片企業在美國境內生產數量,需與其客戶自海外進口晶片數量維持約1:1比例,否則將面臨額外關稅,預料將牽動臺系半導體產業。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積入股英特爾四劇本、三大問題

臺積電入股英特爾消息再起,且市場傳出川普政府正考慮推出新計劃,要求晶片企業在美國境內生產數量,需與其客戶自海外進口晶片數量維持約1:1比例,否則將面臨額外關稅,以降低美國對海外製造依賴、激勵英特爾股價勁揚8.87%,預料將牽動臺系半導體產業,法人爲此也提出「四劇本、三問題」。

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指出,川普對機器人、藥品、傢俱三大產業展開232調查,半導體關稅可能也「箭在弦上」,挑起市場緊繃情緒。而繼美國政府宣佈入股英特爾、日本軟銀及輝達皆相繼注資,蘋果也傳出將入股,推升英特爾今年來股價漲幅已超越去年跌幅,而臺積電此次能否頂住川普壓力,是牽動臺股走勢的最大關鍵。

針對臺積電受邀入股英特爾,擴大本土晶片生產情況,蔡明彰並進一步推敲「四大劇本」,若臺積電拒絕合作,第一、可能導致半導體關稅100%正式開徵,但臺積仍在豁免清單內,研判對終端需求下滑造成較多影響;第二、若臺積電因此未取得豁免,恐將重創臺積電營運,回檔幅度擴大。第三、若臺積電接受投資計劃,內容爲投資一筆金額,則是相對較好的情況;第四、若與英特爾合夥,市場對技術外流風險擔憂提高,衝擊臺積電中長期展望,也不利臺股表現。

在產業端部分,法人認爲,若美國加大本土晶片生產,實際建廠規模勢必提升,對周邊設備廠有利,晶片生產數量提升,也帶動檢測需求增加;相對來說,若英特爾逐步擴大市佔,對臺積電及相關IP、設計服務廠也會帶來衝擊,需進一步進行營運調配。

同時,羣益投顧也對英特爾、臺積合作傳聞發佈最新報告看法,直指若臺積電入股英特爾,雙方未來合作將存在技術、文化、競爭、客戶等層面等複雜問題。

英特爾本身依賴臺積電代工GPU、晶片組與部分CPU等產品,並採取「內部製造+外部代工」雙軌策略,研判臺積電短期內仍是英特爾關鍵夥伴,先進製程優勢難以被完全取代。

不過,由於英特爾與臺積電在晶圓代工市場是競爭對手,臺積電身若協助英特爾製造晶片,等於幫競爭對手提升實力。

臺積電主要客戶如蘋果、AMD、輝達等與英特爾存在直接競爭關係。如果臺積電入股,可能會影響其他客戶對臺積電信任,甚至導致訂單流失。

另觀察企業文化與合作默契,英特爾習慣獨立研發,長期以來是IDM模式,從設計到製造一手包辦。而臺積電則是純代工模式,講求與客戶緊密合作,這可能導致雙方在技術開發與決策上產生衝突。